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医
玛曲草原上的退休医生王万青
        正文浏览次数:998
  2014/12/10 23:34:1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虽然已经退休近10年,但有藏族群众前来找他看病时,他依然会给他们治病送药。从东海之滨的大上海,到“天下黄河第一湾”的玛曲草原,一个曾经风华正茂的知识青年,在苍茫草原上默默度过了他不寻常的四十多个春秋,任岁月雕刻成了沧桑的西北老者。

 

  王万青,男,汉族,1944年12月出生,1987年7月入党,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人民医院原外科主任。2011年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2010年获“第七届中国医师奖”,2010年度十大“陇人骄子”。

 

  如今的王万青年近七旬,他2003年退休,现在待在家里就是看看书,收拾一下花园里的花草,虽已退休,却仍不时去指导县医院的外科手术,给上门求医的藏族群众治病送药。

 

  “群众来找我治病,这是对我的信任,这是对我这么多年来工作的肯定!”王万青一闲下来就看书。藏语是他自学的。医疗专业的书籍看得更多。他还会画详细逼真的局部解剖图。

 

  2003年,王万青退休了,但看书的这个爱好一直没有变过。如今,王万青与妻子凯嫪,就住在玛曲县医院后面,小院里有一个很小的花园,种着些不知名的花草。走进屋里,一大间房子辟为客厅、书房、卧室,中间都只隔一门帘。不大的书房里,除了一个简陋的书架上摆满了几层医学类书籍外,其余的地方则挂满了画和照片,大部分内容是草原、白云、牦牛、藏族妇女、孩子。

 

  目前,他的4个子女也都留在了玛曲县,为了传承他的事业,他的长子把为人民服务的“接力棒”接下来,在高原上继续为牧民群众服务、为玛曲的医疗事业奉献。他唯一的女儿其美则嫁给了阿万仓一位牧民,留在了草原上。

 

  至今王万青还记得,他第一次给当地的牧民孩子做手术,虽然冒着很大的风险,但这个当年年仅10岁的生命因此而延续了!

 

  那是1984年的一天,一名叫南美的10岁牧童,被牛角顶穿了肚子,外露肠管都已变色。万分焦急的家人将奄奄一息的南美送到了乡卫生院。当时,南美的血压都已经测不到了,必须立刻做手术,但乡卫生院根本不具备做手术的条件,如果转院救治必须翻一座山、过七道河,如此折腾,孩子性命难保。征得家长和乡里领导的同意后,王万青把两个办公桌拼在一起,当作手术台。一个电灯泡加上一把手电筒,充当了“无影灯”。实施麻醉后,王万青冒着很大的风险,为南美做了坏死肠管切除手术。手术后十多天,南美开始进食了。南美得救了!一时间,牧民们欣喜若狂,奔走相告,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这位神奇的“汉族曼巴”。

 

  像这样救人的传奇故事不胜枚举。在玛曲县人民医院工作期间,王万青担任医院外科主任,主刀或主持参与过颅脑、颈、胸、腹、骨、妇产、五官科等各类手术数千例,有的手术还填补了玛曲高原外科手术空白。一个个饱受病魔摧残甚至即将被吞噬的生命就这样在王万青的手术刀下重获新生。

 

  刚到玛曲的第二天,王万青跟随一位老干部去县烈士陵园,看到的是破损的围墙和满院的杂草。自此以后,他常常去烈士陵园缅怀先烈。也正是在他的奔走呼吁下,烈士陵园被修缮一新,成为玛曲县第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我9岁戴上红领巾,15岁加入共青团,工作18年后成为共产党员。是党给了我在困难环境下战胜困难的意志和信心,而自己所做的这些工作又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感恩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点体现。”他如是说。这也正是他胸中坚若磐石的信念——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做一个有崇高信仰的人,为党和人民作出一份贡献!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陕西西安退休老人10年间义务为社区办黑板报 累超300期
  • 2015/11/5 15:15:11
  •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叹为观止
  • 2015/11/5 13:57:59
  • 80岁记者退休不退行
  • 2015/5/7 11:06:09
  • 60岁保安免费教大学生小提琴临退休办独奏会
  • 2015/4/20 14:34:52
  • 夫妻化名“蒋赵” 捐退休工资资助50多名贫困生
  • 2015/4/17 10:24:57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