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医
坎坷过后霞满天
        正文浏览次数:1022
  2014/12/10 23:34:0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我今年75岁,退休前是某企业的高级会计师、副总会计师。五年前,我曾有一个人人羡慕的幸福的五口之家,丈夫是某军事院校的副教授,离休干部,居住在干休所,长女是高级工程师,曾技术移民加拿大,儿子是本市省级医院的专家外科医生,小女在深圳从事美术设计工作,三个孩子极其孝顺,各自事业有成,都有自己的幸福小家。


    晴天霹雳,2005年4月末,我和老伴同时被查出患有癌症,他是肺癌,我是乳腺癌,并同时于5月份做了手术。


    那是一段让人不堪回忆的往事:我是5月10日做的乳腺根除手术,10天后开始第一次化疗,老伴于5月24日在同一所医院做了肺部切除手术,不料术后肺部感染,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在蜜罐里长大的儿子独自承受着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到三楼看望妈妈时,鼓励我要顶住化疗的不良反应,多吃多喝,吃的要比吐的多,才能增强抵抗力,并陪着笑脸安慰我,爸爸是一般的“肺不张”手术,不要挂念,要好好的照顾自己。到了重症监护室,又和医护人员一起抢救危在旦夕的爸爸,那几天儿子的眼睛总是红红的、湿湿的布满了血丝……


    5月29日晚上(事后我才知道是老伴病情严重,上了呼吸机时刻),儿子到我面前断断续续的说:“妈,爸爸是肺癌手术,已上呼吸机,姐姐回来了。”(此刻,海外飞回的长女小洋就在病房门外,对我已无法再隐瞒实情了。对于在深圳的小女,由于她在33岁才怀上宝宝,05年7月临产,家中的一切一直对她严格保密)爱女一步跨进病房紧抱妈妈大哭,这时,我真想抱着孩子痛痛快快的哭一场,……,不行!现在,妈妈是孩子的顶梁柱!要撑起一片天!!我扶起了女儿说:“小洋,回来好,你是老大,弟弟有个商量事的人了,快到四楼看看爸爸去!”  姐姐归来,23天没回家睡过觉的儿子终于可以歇口气了,在儿女的精心照料下,一周后,老伴度过了危险期,搬到普通病房 ,这时,医生才允许我探视老伴,我们紧握双拳,互相鼓励着!终于度过了“黑五月”,我们老夫妻在孩子的搀扶下双双把家回!!!


    没想到,老伴于2006年8月病情发展,又住进了医院,9月30日肺癌骨转移夺去了他的生命。在最后的一个多月里,医院在竭尽全力的抢救,儿子想尽一切办法减少爸爸的痛苦。我日夜守护在老伴身边,寸步不离,端屎接尿,喂饭喂药,……我全然忘了自己是一个患癌的人!


    老伴的离去,对我的打击是致命的,我不知是怎样挺过来的,……


 

    是干休所温暖的大家庭、各级组织和三个孝顺的孩子给了我活下去的信心、勇气和力量!!


    我清楚的记得,在老伴住院的一个月里,卫生所长陈医生成天在病房里,领着战士用担架抬着老伴楼上楼下的做各种检查,再和医生一起研究治疗方案,医院的医生、护士很感动,纷纷竖起大拇指敬佩的说:“你们干休所的医生对老干部真好,太敬业了!”所长、政委天天往医院跑,9月28日在北京出差,听说要上呼吸机,连夜往回赶,凌晨3点来到医院,紧握老伴的双手,所长躲到走廊,默默的流泪,由于我们夫妻双方的老家都在外地,所领导为我操持一切后事,老伴走时,所有的所领导和亲人都在身边,为他穿上军衣,老伴安详的离开了我们……这一切,让我和孩子铭记在心,深深感动,我发自内心的说一句:“干休所就是我的家!”

 
    我清楚地记得,在我第二次、第四次化疗反映最强烈的时候,不仅头发全部掉光,白血球只有500多,高烧不退,儿子昼夜不眠,用冰袋为我降温,……让我和死神擦肩而过。


 

    我清楚的记得,在我刚刚回家卧床休养时,社区领导就带着慰问品登门看望;市总工会得知我这个昔日市劳模、市三八红旗手患癌后,连续几年送来金额较大的慰问金,离开工作岗位20多年了,组织还牵挂着咱,真是万分激动啊!   

                   
    虽经历了晚年的不幸和坎坷,身患癌症,但我坚强面对,奋力抗争;痛失亲人的重创,但我没被击垮!因为俺赶上好时候了,有幸生活在幸福温暖又和谐的大家庭里,鼓起了我生活的勇气,我不仅要倍加珍惜,更要感恩回报,让有生之年活得有意义,体现老年人的价值:


    积极参加爱心活动,2006年老伴刚走不久,无意间从报纸上看到恒源爱心活动,为孤残儿童编织爱心毛衣,我马上找到几位会编织毛衣的姐妹,大家一拍即合,一针针一线线的织了起来,20天后毛衣提前交到孩子手中,这是我们首次参加的爱心公益活动,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慢慢的从悲伤中走了出来!直到2008年,我们已连续三年参加这一爱心公益活动,为孤残儿童编织各式各样的漂亮毛衣、毛背心、毛手套,有的孩子家长给我们写来了感谢信,得到领导支持和市妇联的赞扬,我将继续将这一爱心活动进行下去。


    积极参加文体活动,2006年老伴去世不久,正逢干休所每年一次的元旦联欢会,舞蹈队的姐妹们心里很焦急,不敢向刚刚失去亲人的我提起此事,可我是舞蹈队的台柱子,又是教练,我心里很清楚自己的责任!为了报答所领导和所有好心人在我失去亲人最悲痛的日子里所给予的无微不致的关怀、照顾,为了元旦晚会的成功、喜庆,我强忍悲痛,硬是带领大家排练了四个节目。晚会开始:当大合唱进行时,看到台下和老伴朝夕相处的老首长,想到历年的大合唱,都是我们老俩口一起参加.....瞬间,我脑子一片空白!险些晕倒!我命令自己:挺住!必须挺住!!下场后我急忙到一个僻静处,迅速调整情绪,告诫自己:要顾全大局!不允许私情影响晚会的进行!!还好!心情很快平静下来,做为领舞,顺利完成了四个舞蹈的表演,全体观众为我们长时间的报以热烈的掌声!我知道,这其中有对我的鼓励和肯定!谢谢大家了!老伴的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欣慰的!


 

    2007年,我们又参加了市妇联等五单位联合举办的"石市首届巾帼风采大赛",赛选手1500多人.其他演出队精心排练整整半年多.而且又很年轻.为了展现我们老年人的风采,本着重在参与的精神,报名参赛,“爱的奉献”是我们用真挚的爱心和行动表达的舞蹈,“太极拂尘”是少见的最受老年人喜爱的太极系列项目,“一剪梅”舒怀剑舒展大方,我们这支平均年龄72岁的银发老人的三个参赛节目让全场震撼了,我们在上百个项目中荣获第九名,并获得先进组织奖。


    积极写博,颂扬和谐社会的好生活,为了颂扬干休所在我们生病和老伴故去那段最悲痛、最困难、最无助的日子里所给以我们的温暖、帮助和力量而发自内心用泪写成的《干休所就是我的家》,新浪网开征“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征文活动,但必需通过博客才能上传,为此,我在2007年5月开通了自己的博客,先上传了《干休所就是我的家》,又陆续的上传了〈年过半百赶时尚,步入古稀焕新生〉等征文,有的还获了奖,从北京寄来了奖品,此后一发不可收,写博成了我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东西,身边的好人好事、我的身体复查情况、我的保健养生……总之,我的喜怒哀乐都记录在这个网络日记上,和众网友共享人生的苦辣酸甜,开博三年了,共写博文411篇,广交了朋友,增长了知识,锻炼了头脑,让我生活的丰富多彩,充实乐观!


    在此,还要一书的是,俺老太太写博的事,不知怎么让石家庄燕赵晚报的记者知道了,上门进行了采访,一篇题为“七旬老太‘二丑的BLOG’挺牛的”还上了报。不久,石家庄电视台的记者、河北电视台记者前后到家采访,“时尚老太开博”不仅上了咱石家庄电视和河北电视,还上了中央电视台,各地亲戚好友打来电话祝贺,不相识的朋友也纷纷发贴,俺成了“名人”,让我始料不及,很不适应,我向来比较低调,这把年纪了,又身患绝症,宁静是福!可再想想,这也是我的荣幸,媒体看重的是老年人幸福的生活和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我只是众多老年朋友开博的一个代表而已。


    我的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gdau.诚邀浏览指教。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俺可谓坎坷过后霞满天! 


    祝愿老年朋友健康!愉快!长寿!幸福!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陕西西安退休老人10年间义务为社区办黑板报 累超300期
  • 2015/11/5 15:15:11
  •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叹为观止
  • 2015/11/5 13:57:59
  • 80岁记者退休不退行
  • 2015/5/7 11:06:09
  • 60岁保安免费教大学生小提琴临退休办独奏会
  • 2015/4/20 14:34:52
  • 夫妻化名“蒋赵” 捐退休工资资助50多名贫困生
  • 2015/4/17 10:24:57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