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学
"励志爷"71岁重学英文89岁玩转美国
        正文浏览次数:481
  2014/12/10 23:33:0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住在文锦社区的宋崇濂老人今年89岁,绝对堪称“励志爷”。71岁时,他从“What's your name?”(你叫什么名字?)开始学英语,18年来每天不断学习,现在不仅能应付普通的英语日常对话,还能为不会说中文的孙子充当孙子和奶奶对话的翻译。
  “不要说我英语说得有多好,我单词是背不出的,口语还好的。原版电影是看不了的,毕竟眼睛和耳朵都没有年轻时候好了,刚刚脑子里翻译出上一句台词的意思,演员都往下说了七八句了。”宋崇濂摆摆手,让记者千万别把他说“神”了。
  宋崇濂原先是都锦生的会计,也是浙江第一批注册会计师,“我13岁开始在都锦生做学徒,那时候晚上报了夜校,学过一点点英语,主要用来平时工作中给外国客人报个价钱。”71岁那年,宋崇濂结束返聘正式退休后,报读老年大学,“不过这时候以前学的英语老早就忘光了。”宋崇濂说,想要重新学英语,一是因为自己喜欢英语,二是“听说老年人多学一门语言不容易得老年痴呆”。
  而刺激他静下心读书的另一个原因是大儿子在上世纪90年代定居美国,1992年他和老伴去美国看儿子,因为不会说英语,上街都得儿子或者媳妇陪着。“自己会说英语,以后再去美国也行动自由点,孩子也放心。”宋崇濂笑着说,后来他学好了英语,又去了几次美国,都是他带着老伴出门,儿子媳妇完全可以当甩手掌柜了。
  “他很厉害的,在美国时,路上散步碰到邻居都能说几句,两个人出门也能认路,买东西了。”老伴猛夸宋崇濂:“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孙子不会说中文,来中国看爷爷奶奶时,都是老头子充当翻译,孙子和我说话,我就只能说一句,快去找爷爷。”
  至于老先生的学习秘诀是什么,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老人每天都会看英文书,一本16开的英文笔记本每天都有斩获,“我以前是从《走遍美国》的书和碟片入门的,后来也杂七杂八看了挺多东西。现在比较喜欢看报纸,然后把感兴趣的事情翻译成英文,单词写不出来,就用快译通,慢慢的用得多的单词也就记住了。书是每天都要翻翻的,我喜欢坐在书房里写写弄弄,一直到老伴给我敲下课铃,不然不肯动的。”
  “我也有参加英语沙龙,好多老人,还有英语老师,每个星期一次活动,轮流主持提出问题,大家都要做预习的,课上要发言,下课以后还要复习的。”宋崇濂说,有一起学习的好搭档,事半功倍。
  还有个事情也许读者愿意知道——不知道是家传基因好,还是老先生年轻时就爱读书的精神影响了下一代,宋崇濂的儿子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浙江省的首个高考状元宋安澜,他的孙子现在则在美国著名学府麻省理工学院读书。
  看到这里,年轻的我们,还要抱怨英语多么难学吗?

责任编辑:李璠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陕西西安退休老人10年间义务为社区办黑板报 累超300期
  • 2015/11/5 15:15:11
  •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 2015/7/7 10:28:07
  • 文安78岁老农办“农家学社” 免费教村童书法
  • 2015/4/13 10:48:12
  • 六旬脑梗老太躺写励志小说:用文字救想不开的人
  • 2015/2/9 11:18:27
  • 10%的澳大利亚老人住在养老村
  • 2014/12/31 10:21:12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