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振声老人今年刚好101岁,是名副其实的百岁老人”,一听青羊区锦屏社区的书记薛艳这样介绍,记者有些犹豫:“百岁的高龄,接受采访时,听力和视力没问题吧?”薛书记笑着告诉记者:“别担心,他身体好得很,听力和视力都不错,和他说话就用平常音量。老人看书也不戴老花眼镜,而且每天的唯一消遣就是看书。”
书房:
5000余册书籍,常读常新
到金振声老人家里采访的时候,他正在吃饭,让我们先去他的书房。整间书房大概有30平米,五个高高大大的书架并排靠在墙壁上,占据了房间的三分之一,上面的书挤得满满当当。书桌上还并排放着四摞书,差不多近五十本,是经常翻看的。其中有几本书还爱惜的用牛皮纸小心地包起来。茶几、沙发上也都是书籍和报纸。
金老告诉记者,因为经常搬家的缘故,他书房里仅现存5000余册书籍。《现代实用中药》是伴随他时间最久的一本书,差不多60余年了,他特别珍惜。书的封面破了,还专门做了个小盒子,把书单独装起来。
“许多的线装书、宣纸书都因为各种原因遗失了。”他有点遗憾的说。记者在与老人的交谈中了解到,这5000余册,每一本他都看过不止一遍。书架上的书没有一本是崭新的,不是因为年代久远,就是因为经常翻看。
他的一天:
吃饭、睡觉、看书
“《诗经》包括风、雅、颂,风是指国风……全篇只收录了300多首,很多还是没有收到。”一说起看过的书,金老就滔滔不绝。虽年事已高,却对书中内容却丝毫不模糊,正是因为他经常翻阅的原因。
他给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念斋”,意为一心不二用,一心念之,念念不忘。这是他思考问题的场所,也是他晚年生活的主要范围。
他的老伴告诉记者,读书已经成为金老晚年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每天早上七点起床吃早饭,吃完饭休息一刻钟是他的看报时间,看完当天报纸,他就接着开始看书。在下午六点以前,除了吃饭和午休的半小时他都在看书。他说,温故可以知新。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经典的东西,而经典的东西是百读不厌的,每看一次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体会。
他的读书观:
积金积玉,不如薄技在身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在和记者的谈话中,各种诗词句段金老是信手拈来。他至今依然还能流利地背出《三字经》、《论语》、《大学》、《中庸》等国学经典。
自从4岁开始上私塾,一生就没有离开过书,无论是工作的关系,还是闲暇时光,几乎都是与书紧密相连。
“积金积玉,不如薄技在身。良田万顷,不如一技傍身。”这是金振声老人的读书观。他专门让大儿子花了300多元买了一套《史记》,作为留给下一代的财富。他说:“教育化贤,要想成为贤能的人,多读书才是出路。”
书香成都记者 李华琼
(原标题:金振声:百岁老人,独爱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