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学
102岁老人进小学课堂圆一生上学梦
        正文浏览次数:685
  2014/12/10 23:33:01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老太太上小学

 

     “小呀么小二郎,背着书包上学堂。”3月31日早上,坐在济南纬三路小学的课堂里,济南102岁高龄的马秀贤老人终于实现了自己延续几十年的上学梦想,虽然初次上课只有短短的23分钟,却是马秀贤老人102岁人生中第一次走进课堂……

 

    31日早上8点20分,纬三路小学一年级一班的36名学生静静地坐在教室里,他们在等待第37位同学——102岁的马秀贤老人,这堂课是语文课,语文老师徐雁在黑板一侧写下“欢迎马奶奶”几个字。

 

    按照与纬三路小学约定的上课时间,8点30分,白发苍苍的马秀贤老人带着书包,在小儿子尹凤鑫的搀扶下走进教室,孩子用整齐的掌声欢迎这位最年长的同学,马秀贤老人被安排坐在教室第三排、七岁的张瑞哲旁边。

 

    “同学们好!老师好!”马秀贤老人用如此开场白回应同学们的欢迎,声音清晰、洪亮,又获得一阵掌声。

 

    开始上课了,马秀贤老人将双手平放在膝盖上,睁大眼睛,带着助听器的她,面带微笑,听得认真而虔诚;马秀贤老人前面的课桌上,摆放着学校发给她的新书、练习本和削好的铅笔,与其他小学生“装备”不同的是,老人桌上多了一个放大镜。

 

    大概由于年龄大了,马秀贤老人似乎听不清老师在讲什么、同学在念什么。她在练习本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马秀贤”三个字,“马”字还是繁体字,接着,她又吃力地写下了“一年级一班”。

 

    离下课还有两分钟的时候,出于安全考虑,马秀贤老人要提前离开教室了,应同学们的要求,她讲了几句:“谢谢老师!谢谢大家!要好好学习,做国家接班人!”老人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但十分清晰。

 

    课后,纬三路小学京剧社的师生为她唱了一段《霸王别姬》,马秀贤老人则用《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答谢。

 

    “旧社会哪有这样幸福啊!像我就是耳朵背一点,但是眼还不错,脑子也不糊涂,也不忘事。”马秀贤老人说,今天能圆自己一辈子的上学梦,她非常幸福。

 

    现场特写进出课堂老人都在笑

 

    “以后我要拿课本读书了,真羡慕现在的小孩子……”31日,从纬三路小学回家后,马秀贤老人还向来看她的邻居开心地讲起上课的事儿,高兴得合不拢嘴。尹凤鑫说,这也是从学校回家后,母亲重复得最多的一句话。

 

    面对着比自己小近一个世纪的同学,走进课堂时,马秀贤老人一直笑着,能看出她很激动,从课堂中走出来,老人笑着说:“我今天很幸福!以前孩子多,饭都吃不饱,哪有这样的条件啊,现在的孩子条件多好。”

 

    在马秀贤老人上课时,记者很多,照相机“咔嚓”响个不停,几架摄像机也见缝插针地拍摄,由于场面太嘈杂,老人很多时候看不见黑板、听不清老师讲话,也影响了孩子们听课。因此,也有学生家长提出,让百岁老人进课堂有作秀的嫌疑。大观园街道办事处有关人士表示,“老人今天确实是幸福而开心的,我们的目的达到了。”

 

    养育了9个子女,7位是大学生 老人最羡慕“文化人儿”

 

    一位102岁的老人,为何要背起书包进课堂,她又是怎样走进课堂的呢?

 

    卖掉嫁妆供孩子读书

 

    马秀贤老人1908年出生在济南东部的韩仓,13岁成了纱厂的一名童工,18岁结婚后,便一直在家操持家务。老人一生养育了9个子女,其中有7位考上了大学,其他两位也都是高中毕业。如今,老人的大女儿82岁了,上世纪40年代,考上了当时有名的齐鲁大学医学院,成为北京天坛医院的一名医生;二儿子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三女儿大学毕业后,长期在西北从事铁道施工设计工作……

 

    58岁的尹凤鑫是老人的小儿子。他说,母亲一直以儿女的成才为荣,他们的父亲生前在济南锅炉厂工作,家中只有父亲一人上班,因此并不富裕,三姐高中毕业后曾打算找工作就业,没有得到母亲的允许,在母亲的坚持下,她上了大学。尹凤鑫说,母亲一辈子羡慕“文化人儿”,最困难的时候,母亲把结婚时陪嫁的首饰卖了供孩子上学,只要儿女想认真读书,无论生活多艰苦,一定全力支持。

 

    办事处牵头帮老人圆梦

 

    尹凤鑫告诉记者,母亲一生操劳,哥哥姐姐们都成家立业后,她又帮着儿女抚养孩子,仅仅上过几个月的扫盲班,会写几个字,在家里,母亲绝对是“勤学好问”,经常“请教”孩子们某个字念什么、什么意思。前不久,有媒体采访百岁老寿星时,老人说出了“上学”这个愿望,老人所在的经二路社区居委会和大观园街道办事处很快知道了老人的这一愿望。

 

    大观园街道办事处的李俊告诉记者,马秀贤老人是社区里的名人,得知老人的这一心愿后,大家都非常感动,他们和经二路社区一起联系了离她家最近的纬三路小学,小学也非常支持,同意老人来上课。3月31日,马秀贤老人成为该校建校51年来,年龄最长的一名学生。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邻居老人生病,她和家人轮班侍候
  • 2016/8/1 16:12:08
  • 失智老人,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 2016/7/22 14:05:39
  •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20年
  • 2015/11/6 13:56:05
  • 陕西西安退休老人10年间义务为社区办黑板报 累超300期
  • 2015/11/5 15:15:11
  • 桥边的老人
  • 2015/10/20 15:58:2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