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课了,一个个走进教室的“学生”头发花白,有的还拄着拐杖。下课后,老人们围着老师问这问那,就象渴望求知的小学生一样……这是8月13日笔者在铺集镇张家屯村老年学校见到的一幕。
该村的王爱萍老人告诉笔者,以前由于农村文化资源比较匮乏,搓麻将、打牌、站街头成为老年人消磨时光的主要活动,自有了老年学校,老年人的生活比以前丰富多了。
胶州市委老干部局以争创青岛老年示范校为契机,在经济条件较好、老年人思想较活跃的村庄打造村级老年学校325所,在校学员总数达3.2万多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25%,极大的满足了农村广大老年人求知求乐的需要。
这些学校根据农村老人的兴趣爱好设置课程,尽量符合农村特点,简单易学。教师由种植根据需要,从老干局建成的“‘五老’人才信息库”中选择和联系,或由老干局聘请市老年大学的教师、优秀学员送教下乡。目前共有600多名教育骨干活跃在全市城乡和村庄。在这里,老年人除了可以学到老年医疗保健、老年心理问题疏导等健康知识课程外,还可以选学外语、秧歌、书法、种植、养殖等知识,深受老年人的欢迎。农村老年教育的普及,带来了村风民风的转变,文明守法、奋发向上的风气越来越浓,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