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乐
浙大退休教授的治史之乐
        正文浏览次数:211
  2014/12/10 23:31:5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仓修良

    仓修良老人退休前是浙江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如今老不再研究中国史学,而是把‘副业’越搞越好了。

 

  仓修良已经致力于中国史学史研究五十余年。他编写的《中国古代史学史》,当时被认为是“迄今为止篇幅最多、内容最丰富的中国史学历史专著”。他主编的《中国史学名著评介》,邀请到了史学界当前最高水平的历史学家执笔,在某种意义上做了史学史抢救性的工作。

 

  退休后,他开始搞起了“副业”,即方志学研究(研究地方志的起源、历史、发展规律和新方志编修的一门学科)和谱牒学研究(研究家谱、姓氏等源流、发展的一门学科)。这本是史学的旁支,在仓修良的精心经营下,却呈现出另一派气象。

 

  26年前,仓修良就出版了《方志学通论》,被誉为“我国首部方志学巨著”。退休后,他更是四处奔走,参与修志活动。

 

  秋日的一个早晨,记者敲响了仓修良的家门,夫妇俩在门后,乐呵呵地迎了上来。

 

  仓修良戴着眼镜,特别文质彬彬。他身上那件灰绿色的中山装,每一个棱角都熨得笔挺。

 

  再过5个月就满80周岁的仓修良,一说起学问,仍是满面的光彩,“《谱牒学通论》本来早该写好了,可是这三年,我到处走,所以还剩下一个尾巴。不过呢,我也不急,我不怕偷不怕抢,因为都在我的脑子里了。”

 

  兴许,这就是他的治史之乐。

 

  仓师母有着一头利落的银发,能写会画。屋里挂着的牡丹、金鱼,都是出自她之手。

 

  仓修良有什么一时说不上来的,她总能及时补充。

 

  说起老伴,仓师母埋怨的口吻里透着自豪,“他呀,书都送出去几千本。现在做研究,还要从图书馆借回来。”

 

  而仓修良只是笑,别在胸前口袋里的那支钢笔,折射出太阳耀眼的光。

 

他好辩,喜欢提出自己的看法,在研究了浙江方志后他发现:“包产到户”,是永嘉先提出的

 

  仓修良好辩、善辩。

 

  在他看来,“好辩”未必是件坏事,“对学术界的历史悬案提出自己的看法,对学术界有意见分歧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有不同的看法,通过辩论搞个水落石出有什么不好?”

 

  好辩的仓修良,人缘却出奇的好。

 

  《中国史学名著评介》一书,要请各方名家、老中青三代史学家八十余人来执笔,出版社没辙,只得请仓修良出马,“只有您才有这个面子”。

 

  好人缘,源于仓修良的缜密治学、刚正做人。

 

  在研究中国史学史的同时,仓修良对方志学、谱牒学也作了深入的研究,成绩斐然。

 

  而他的治史之乐,就是从这三方面开始。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陕西西安退休老人10年间义务为社区办黑板报 累超300期
  • 2015/11/5 15:15:11
  •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叹为观止
  • 2015/11/5 13:57:59
  • 80岁记者退休不退行
  • 2015/5/7 11:06:09
  • 60岁保安免费教大学生小提琴临退休办独奏会
  • 2015/4/20 14:34:52
  • 夫妻化名“蒋赵” 捐退休工资资助50多名贫困生
  • 2015/4/17 10:24:57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