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乐
“赵老怪”的退休乐趣
        正文浏览次数:594
  2014/12/10 23:31:4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党和国家培养赵明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退休后,不能再为大家做什么大事,只有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为邻里乡亲做些有益的事,他感到特别快乐。  

 

  67岁的赵明华是石家庄市井陉矿区西王舍学校的一名退休老师,退休七年来,他热衷收藏、创作,发挥余热,把自己退休后的生活安排得有滋有味。

 

 提起赵明华,邻居朋友都戏称他为“赵老怪”。说他怪,原因有三,第一,他生在大山却钟爱收藏奇石;第二,他滴酒不沾却爱上酒瓶;第三,他不善言语却自编自演文艺节目。

 

 赵明华生在太行山区的小山村,这个每天眼看石头,脚踏石头,住石房,用石物的“倔”老头特别钟爱收藏奇形怪状的石头。他说:“石头用处广,人类生活离不了它;我爱石之坚,不怕重压;我爱石之图纹,引人遐想,供人欣赏。”每逢星期天、节假日,他或独自或邀上同好,行走于周边方圆百里,上山挖石,下河滩拣石,常常流连忘返。

 

 赵明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一提起石头,常常忘记自己,老伴和孩子们百般劝阻,不要拣石头了,他却耐心说服家人,讲述自己骑自行车既安全,又自由自在,还可以观赏山水景致,了解异乡风土人情,反而是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他藏了很多石头,多次送到参展。

 

 在2005年的一次朋友聚会中,他对一个古代士兵造型的酒瓶产生了兴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迷上了酒瓶收藏,收购站、垃圾点、饭店成了他经常“光顾”的地方,专门收藏造型别致的、有纪念意义的酒瓶。几年下来,他家的客厅、卧室、窗台、走廊,酒瓶无处不在,而且形状多样。到目前为止,收藏的数量达1300多个。

 

 只要发现“目标”,总要想方设法搞到手。一次,赵明华在一家饭店参加婚宴,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心爱的酒瓶,可服务员怎么也不让他带走。过了几天,他又去软磨硬泡,换不行,出高价买也不行,这可急坏了赵明华。几天后,他打问到饭店老板的岳母是自己小学校友,便跑到对方家里套关系,这才如愿拿到酒瓶。

 

 赵明华还自己为酒瓶配诗。“西施浣纱入吴宫,昭君出塞义和亲。貂蝉拜月出巧计,贵妃醉酒迷玄宗。”这是赵明华为“四大美女”酒瓶作的诗。目前,他已写下40余首酒瓶诗了。

 

 

 赵明华当了一辈子的老师,对事业兢兢业业,对学生关爱有加。退休后,看到邻里关系不协调,社会上小青年不走正道,甚至不孝敬老人,不关心集体等等,他一改常态,除经常向本地报刊投稿外,还利用自己能写会编的特长,与老伴自编自演文艺节目,用通俗易懂的天津快板、对口相声等形式登台上演,以此弘扬邻里和谐、孝敬老人等典型事例。几年来,他与老伴合演的天津快板“百善孝为先”、“夸夸咱的好大嫂”、“山村巨变”等节目在区、乡文艺汇演中多次获得优秀节目奖。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这群“老兵帮大哥”够帅够暖
  • 2023/5/16 9:57:27
  • 老有所养幸福多 老有所为活力足
  • 2022/7/20 10:09:31
  • 陈秀英 甜蜜铺就幸福路
  • 2022/5/5 10:04:00
  • 护理达人分享老年照护经
  • 2021/12/28 10:21:00
  • 杨庆义 活到老 写到老
  • 2021/12/22 10:34:4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