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茂全
曾美
陈尔云
通讯员 耿涛
河北省军区在石家庄有个颇有名气的四号院,这个院里曾住过30多位身经百战、屡建功勋的老红军,其中90%以上活到了90岁以上。近日,我有幸走访了几位老寿星,不仅亲耳聆听了老前辈南征北战打江山的故事,还特别收获了一些长寿之道。
“要想长寿就得动”
102岁的老寿星王茂全,曾经参加过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长征途中亲历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激烈战斗。让人惊叹的是,这位老将军至今耳不聋、眼不花、步履轻盈、声音洪亮,特别是他的记忆力很好,能清晰地回忆80年前长征途中的细节。
当问起健康长寿的秘诀时,老将军哈哈一笑,说:“我喜欢且受益最大的就是动,生命在于运动,要想长寿就得动。”离休后,王茂全将军坚持散步、打门球、打太极拳等,如果有事外出,也执意步行去,一走就是好几里,司机只好在后边悄悄跟着。老将军最不喜欢躺着,有时困了或午觉都是靠着沙发睡一会儿。90岁前,他还经常参加院内劳动,翻地、除草、种菜,样样能干。
近几年,他仍坚持活动。平时饭后在屋里走,到自家小院转,有时还和家人到花市看看,过着静中有动、恬淡快乐的幸福生活。
“乐观比什么都重要”
98岁高龄的开国将军曾美,曾任红军总司令部作战参谋,参加过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
离休后,他始终保持乐观豁达、宽容随和的好心态,见面后他一语道出了自己的养生心得:“笑一笑十年少,乐观比什么都重要。对老同志来说,如果没有一个健康平和的心境,无论职务高低,财富多少,都没有长寿之说,幸福可言!”接着他掰着手指数出自己生活目标中的“七乐”:
一是知足乐。离休后,他一直比较低调,从不攀比,不找什么麻烦,在他看来,“人生途中既有战争年代的艰难困苦,又有和平时期的许多挫折,但一想到长征中那些战死沙场、魂葬他乡的战友们,所有磨难都变得微不足道。”
二是书法乐。他一有时间便静坐下来写字。去年中央电视台采访他时,他挥毫写下“永远的红军”五个大字,他先后写出《敌后的敌后》、《长征中的故事》等回忆录。
三是钓鱼乐。春秋时节,他戴着草帽来到水库边垂钓,一钓就是几个小时,有时能收获十多斤“战利品”。
四是种花种菜乐。除满足自家吃外,他还时常把种的蔬菜送给连队战士吃。
五是自娱自乐。他喜爱听音乐、看相声、下象棋,尤其爱看《西游记》等电视连续剧。
六是助人帮困乐。他先后主动给洪灾、震灾地区捐款,给贫困学生捐款,慷慨救助那些生活困难的人。
七是家人团聚乐。他家四代同堂,相敬相爱,老将军尤其喜欢和小孩子们在一起,其乐融融,尽享天伦之乐。
“萝卜生姜伴一生”
97岁的老寿星陈尔云,参加过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经历了红四方面军、西路军最残酷的长征作战,是两过雪山两过草地的见证者,左手断掉的半截食指是长征留下的深刻纪念。
离休后,他喜欢穿旧军装和解放鞋,过平淡的生活。他喜欢种树、种菜、养花、种庄稼,90岁之前他家的大院子里,一到秋天,红枣、苹果、葡萄、石榴、核桃等瓜果飘香。他一辈子不抽烟,不喝酒,喜欢品茶,讲究养生。他注重合理膳食,每天粗茶淡饭,以素食为主,常年保持着喝牛奶、吃鸡蛋、少盐少油少肉少糖的饮食习惯。他爱吃姜,一顿饭也离不了。夏天时,他经常把刚摘下来的黄瓜、苦瓜、西红柿洗干净生吃,冬天还把萝卜切片当水果吃。
追问他的长寿秘诀,他风趣地说:“五谷蛋奶是我爱,萝卜生姜伴一生。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生活每天幸福得像过年,不管吃什么都特别香。”
“活到老学到老”
96岁高龄的老红军张方明,不久前不幸病逝,但他的长寿之道仍可以借鉴。
病逝前,张老还经常带着花镜,一笔一划地给战友写信。他喜欢读书和练书法,客厅挂着毛主席《长征》草书镜匾,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他每天必做4件事,早晨广播必听,当天报纸必读,读书笔记必写,晚间新闻必看,就连住院期间也很少放过。
张老善于从书中找乐,他常说:“读书是我一生的乐趣,争取活到老学到老,跟上时代练大脑……”
耿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