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吴华等几位老人用自制的快乐琴演奏成为长安公园一道风景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金卫卫)“我们几位老友没事就聚在长安公园用快乐琴演奏,虽然演奏者和歌唱者都不是很内行,有时也没有观众,但我们唱得动情、弹得投入!”每天晚上七点半,家住石家庄康华园小区的吴华等几位老人,就会带着自制的快乐琴到长安公园“报到”。这支老年“快乐”演奏队,虽不专业,但琴音动人,不时赢得围观者的阵阵掌声。
吴华老人今年65岁,曾经在建筑行业做工人,对木工活略懂的他,两年前决定自制快乐琴。老人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玩吉他、电子琴,很少有人知道快乐琴。总觉得这么好的乐器失传了怪可惜的。”从那以后,只要一有时间,吴华老人就在自家的阳台上、茶几上“捣鼓”淘来的“宝贝”,起初,老伴并不太支持,可是拗不过“倔强”的吴华,后来,老伴看到吴华做的快乐琴有模有样,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琴盘是利用废弃的木头、琴键是利用工厂车间废置的下脚料、琴弦则是自行车废弃的闸线,经过不断改进,吴华老人用这些看似毫不起眼的“废品”,制作出能演奏动人旋律的快乐琴。
“自从跟着吴师傅练起了快乐琴,烦心事都没有了,每天吃完晚饭,收拾完桌子,就来这里练琴、唱歌、聊天。以前上班时候忙,没时间,现在老友们聚在一起,有说有笑,这样的晚年生活让我十分舒心。” “快乐”演奏队成员、67岁的苏大妈笑呵呵地说。
吴华老人与他自制的快乐琴
据吴华老人介绍:“快乐琴学名叫大正琴,曾经在日本非常流行,上世纪二十年代传入中国,六七十年代,快乐琴曾经风靡一时。因构造简单、容易演奏,在我国,很多人把大正琴又叫’大众琴’、’和平琴’、’快乐琴’。”
因自制快乐琴,吴华老人在石家庄康华园小区小有名气。他将自制的多把快乐琴,免费送给感兴趣的老人。“人老了以后最怕孤独,我现在每天都有事干,平时晚上带着大家伙练练琴,周六日天气好的时候,带上水和一些吃的,组织小区的老年人一起骑自行车到郊外转转。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
吴华老人常说,只有快乐的集体,才能有快乐的个人,一个人只有融入到集体中,才能真正的快乐!通过自制的一把把快乐琴,他将这些退休老人聚集到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倾听,情感得到了表达的同时,心灵也得到了抚慰。
吴华老人自制的乐器阮 很多老年人爱不释手
【责任编辑:赵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