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间:9月2日
地点:石市桥东区
人物:李培育(74岁 退休干部)
李培育自述:我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和大儿媳都在驻广东某部工作。小儿子和小儿媳在石家庄。我的小孙女宇涵今年7岁,一直在广东。上学后,每到寒暑假,就被“打包空运”到石家庄,陪我们过假期。
今年暑假,孙女7月30日到石家庄,8月30日回的广州。为了让孙女过好这个暑假,我和老伴早早就给她制定了一个小计划:玩得开心,兼顾吃得舒心,锻炼身心,温故知新,学有更新。老伴是桥东区教育局的退休干部,曾当过多年小学老师,在教育孩子上很有一套。我也很注重隔代教育,看了不少这方面的书。
老伴经常说,隔辈亲,隔辈亲,哪个爷爷奶奶不心疼孙辈,但疼爱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一般来说,老一辈管孙辈最容易娇惯孩子,孩子就是家里的天,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要求,我觉得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就拿做作业来说吧,暑假里,孙女每天都有作业。我们会把她的作业分成两部分,上午做一个小时,下午做一个小时。做作业的时候就要认认真真做,我们老俩也会看书学习奉陪到底,绝不允许她一边玩一边学。如果边玩边学,不仅大人看着她累,她自己也会对写作业产生厌烦心理。我每次陪孙女写作业前,都会事先说好,如果好好写,一会儿就好好陪她玩;如果不好好写,我也就不陪她玩了。这样一来,她很快就写完了作业。
除了写作业,我还教了孙女很多东西,例如剪纸、诗词、写日记、讲故事、画画等。这些课外知识,我都是和孙女一起学习的。有时,我们会在游戏中学,比如讲故事,我们会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时会在外出游玩时触景生情画画;有时会打着快板背诵诗歌……学东西变得很有意思,很好玩,她自然也会学得认真。
这一个月来,孙女成了我们全家的开心果。有一件“屁事”,至今难忘。孙女特别喜欢她的叔叔,也就是我的小儿子。小儿子每次回家看她,她都会缠着不放,喜欢骑在叔叔的脖子上玩。有一次,她的叔叔逗她说:“再不下来,我就放臭屁了。”孙女听后,马上转身跑了。第二天,叔叔又来看她,两人都想玩电脑,小儿子故意逗她,不让步。谁知,孙女却撅着小屁股说:“再不走,我就放臭屁了。”儿子只好“投降”。她得意地说:“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和老伴都被她逗乐了。
还有一次,我带她去太平河玩。她玩射击小游戏时,拿了一等奖,得到了一个冲天飞碟。她以前玩过,玩得很顺手,飞碟能飞出七八米远。我是头一次玩,她非要跟我比赛,结果我总输。到了中午,趁她睡午觉的时候,我多试了几次,摸出了门道。她醒来后,我能把飞碟从阳台一直射到厨房,十几米远。见我比她厉害了,她急得眼泪都掉下来了。我安慰她,别着急,熟能生巧,多练几次就好了。二十来分钟后,她也能像我一样把飞碟射那么远了。她乐呵呵地指着自己的小脸说:“爷爷,爷爷,我破涕为笑了。”那副认真样儿,把我和老伴也逗乐了。
这不,暑假结束前,我和老伴给她办了一个专场晚会,展示部分暑假学习成果。
首先,她上台演唱了一首《山谷回音》,稚嫩的嗓音,忽高忽低的,真有点儿回音的味道。接着,她背诵了诗歌《朝天子·咏喇叭》,那抑扬顿挫的声调,有点儿朗诵家的范儿。随后,她又讲了《有趣的假条》、《老作家的“0”字信》等4个故事,锻炼了她的语言表达能力。故事情节中还有问有答,我和老伴就在台下配合她。最后,她还穿上了老伴的衣服,像旗袍又像大裙子,走起“猫步”来,我们笑得肚子疼。
暑假里,每天上午天气凉爽的时候,我们都会带着孙女到公园划船,到广场喂鸽子,到科技馆、博物馆参观展览等。下午,我就在家教她写日记、游记,晚上,她会把自己写的日记念给我们听。整个暑假,她写了十几篇游记,写作水平提高了不少。晚会上,她还有声有色地朗诵了4篇日记,再现了有趣的暑假生活。
最后,为奖励她期末考试得了双百,以及暑假里的长进,她的婶婶代表全家把一份特别奖——儿童照相机,挂到了孙女的胸前,美得她手舞足蹈,好像运动员拿到了金牌一样。小儿子和儿媳还把晚会的节目录像以及她的绘画、剪纸作品拍摄下来刻录成了光盘,寄给了远在广东执行战备任务的儿子和儿媳,让他们也分享女儿成长的快乐。
整个暑假,我们陪着孩子吃、玩、游、学,你问我答,你追我赶,紧张忙碌,有时会累得喘不过气来,但坚持下来,收获也不少。假期,我们祖孙一起学《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孙女会背了,爷爷萎缩的大脑也得到了锻炼。有了孙女的陪伴,我似乎忘记了自己已到古稀之年,忘掉了疾病和烦恼,乐在其中,这也算作双赢吧!
记者感受
暑假里,孙女给爷爷带来了很多乐趣。同样,孙女也度过了一个快乐充实的暑期生活。归根到底,还是李培育和老伴教导有方。其他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不妨借鉴一下他家的隔代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