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乐
朱红
        正文浏览次数:804
  2014/12/10 23:31:2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我是一名舞蹈爱好者,从小就做过舞蹈的梦。而今,当职业生涯划上了句号,当孩子已经长大成人,有充裕的时间来审视自己的时候,突然发现,最让人难以释怀、割舍不下的,竟是儿时那妙不可言的舞蹈之梦。于是,走进人生之秋的我,踏上了寻梦之旅……     ——自题     

                   
    曾有20多年记者生涯的朱红,退休前是保定日报社主任记者。


 

    退下来后,2000年,在河北保定市巾帼风采大赛中,以自编蒙族舞“草原恋”、朗诵、扬琴表演等才艺获第一名;2001年,在保定市首届文化新人大赛中,以舞蹈、模特展示等获中老年组第一名;2004年,在保定电视台“金厅不老星”栏目中,以首位出场嘉宾展示个人才艺;并在保定市新闻单位首届记者节上演出舞蹈并获好评……随后,在有关部门组织的全市中老年文艺活动中,先后主持了全市“纪念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保定解放60周年”等大型文艺演出,及老年大学的多次文艺演出。


    表演的群舞“咏梅”、“欢聚一堂”,分别在2010年河北省第四届舞蹈大赛中获一等奖;在同年华北五省市舞蹈大赛中获表演二等奖。


    表演的独舞“蒙古人”,获2010年河北省第四届舞蹈大赛三等奖,是中老年组舞蹈节目中唯一获奖独舞。2011年5月,有关单位在西安举办的“中华俏夕阳,欢聚世园会”全国中老年才艺大赛上,朱红的一曲独舞“蒙古人”, 以自己六旬佳龄的上乘表现能力,淋漓尽致的表达出她年轻时曾工作生活在内蒙兵团那深深的内蒙情结,及其对蒙族歌舞文化的理解,较好地诠释了作品的主旨,并以其独有的艺术功力,体现出蒙古族文化特有的气质与艺术韵味,荣获一等奖,获得“长安花花王”美誉。


    独舞:蒙古人  简介


    著名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一声呐喊,唤醒了草原,唤醒了生命。蓝天白云下,一位英姿飒爽的当代蒙古族女性,和着悠扬的歌声,像一匹火红的骏马,似疾风,如闪电,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上急驰而来。一身红色装扮:头戴红冠,身着红袍,腰束红带,足蹬红靴,特别是那宽大的红色拖地长裙,更像是一簇摇曳的火焰,衬托着蒙古族女性的朝气与豪迈。


    激越的音乐响起,舞者时而似雄鹰展翅,时而如骏马奔腾,在充满质感的蒙古族舞蹈动作中,显示着她内心的率直与豪情。她忽而抖肩背行,忽而扬臂长行,那些象征意味十足的蒙古族舞蹈动作,在她干净利落、动静分明地处理下,生发出不尽的审美意向。音乐转入抒情慢板,舞者双手合拢至于身前,宁静而安详地注视着远方,缓步徐行,目光悠远,神态中含有包容一切的气度,而那种态势不正是草原与大自然长的个性表征吗?在渐快的音乐声中,舞者双手紧握火红的裙裾上下抖动,波浪般的红色云团顿时瀑布般一泻千里,那气势、那风采,将蒙古族人民开阔的胸襟,剽悍的个性,追求理想、勇往直前的精神世界,表现得酣畅淋漓。


    朱红的独舞“蒙古人”获奖后,她在QQ里表达了自己的由衷之内心:六旬佳龄辛卯年重舞“蒙古人”感恩—— 


    感谢鄂尔多斯我的蒙汉兄弟姐妹及兵团战友,给了我“蒙古人”的心灵和悟性…… 


    感谢冬梅老师和敖登格日勒老师,给了我“蒙古人”的感觉和风范…… 感谢乌力娅老师,给了我“蒙古人”的韵味和靓丽云花……


    感谢闫老师和舞之梦的姐妹们,给了我“蒙古人”的自信和空间……


    ——获“中华俏夕阳 相聚世园会”全国中老年才艺之星


    舞蹈一等奖,得长安花花王有感  2011.5于古都西安

 

    获全国大奖之后的2011年端午节,恰逢朱红60岁的生日,她收集了自己60幅有蒙族服饰云花的剧照,并配诗描述自己的心情——


    《端午自题:写甲子心》


    ——云花,蒙族服饰特有的图案,集六十朵以纪60岁生日


    六十云花六十岁, 

 

    拈花微笑疑是谁? 

 

    悟到此生云端意,

 

    漫卷罗裙诉当归;

 

    翩翩舞出春再来, 

 

    猎猎裹去秋又回, 

 

    万朵镜花苍天散, 

 

    一泓水月彩云追。


    ——2011.6.6

 

 

蒙古人(西安)

全国中老年才艺之星一等奖奖杯

全国中老年才艺之星一等奖证书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这群“老兵帮大哥”够帅够暖
  • 2023/5/16 9:57:27
  • 老有所养幸福多 老有所为活力足
  • 2022/7/20 10:09:31
  • 陈秀英 甜蜜铺就幸福路
  • 2022/5/5 10:04:00
  • 护理达人分享老年照护经
  • 2021/12/28 10:21:00
  • 杨庆义 活到老 写到老
  • 2021/12/22 10:34:4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