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李桂桢:退休不褪色 夕阳别样红
        正文浏览次数:1174
  2014/12/10 23:31:0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他已从人民教师的岗位退休多年,但依然在村里担任老年协会主任、关工委执行主任等职务至今;他已是杖朝之年,本应安享晚年,却依然奔走在为人民服务最前沿,为全村的和谐稳定发挥着余热。他就是孟州市大定街道东韩村老年协会主任、关工委执行主任李桂桢。

      “我虽然已经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了,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决不能褪色。我绝对不能辜负上级领导对我的信任,更不能辜负全村老少爷们对我的期望。”日前,记者在东韩村见到李桂桢老人时,他向记者道出了一个老党员的心声。

      今年87岁的李桂桢自1990年退休之后,20多年来一直为村里的各项工作忙碌着,从关爱老人到改变村风村貌,从关爱困难群体到化解邻里矛盾,都无愧于一个老党员的赤诚之心。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老年协会的会长,我更应该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上任伊始,李桂桢就建议村里每年中秋节都给80岁以上的老人们送去月饼和节日的问候。每年重阳节,还会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下,组织老年人进行唱戏、开茶话会等集体活动,让更多的人去关心和关爱老年人。同时,李桂桢还自费订了《保健与生活》《家庭保健报》《老年报》等多种报纸和杂志,学习上面有关养生和保健的知识,然后再教给村里的老年人,让他们懂得如何养生保健,如何促进身体健康。

      从2012年开始,李桂桢又坚持每年给村里年龄最大的6名老年人祝寿,并给每人送上一个50元的“红包”,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党的关怀。

      关心困难群体,也是李桂桢坚持做的一项工作。今年夏天,东韩村的5名高中毕业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大学,为村里争了光、添了彩。可是,这5名大学生其中有3人的家境比较困难,面临着辍学的困境。李桂桢得知情况后,立即向村党支部作了汇报,由于村里没有集体收入,经费紧张,李桂桢就从自家拿出2000元捐助了一名学生,其余两人由村里资助。“我有退休工资,经济上还过得去,帮助那些家庭困难的群众,也是我一个老党员应该做的。”每当有人说起他拿自家的钱帮助别人的时候,李桂桢总是这样回答。

      为了进一步促进村里的和谐稳定、改善村风村貌,李桂桢非常重视村里的“好媳妇”评选工作。在业余时间,他常常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促进广大青年人提高对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认识,坚持在本村年年开展“好媳妇”评选活动,并通过光荣榜、宣传栏、物质奖励等形式大力表彰,使得全村青年妇女人人争当好媳妇,大大改善了村里的社会风气。同时,他还积极投入到全村邻里矛盾、家庭矛盾的调解工作中,只要哪里有矛盾发生,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通过调节、说服教育等方式,将矛盾化解。

      “现在,俺村的‘好媳妇’越来越多,几乎杜绝了村里的婆媳矛盾,而且连续几年都有人被评为孟州市‘好媳妇’哩。”李桂桢高兴地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陕西西安退休老人10年间义务为社区办黑板报 累超300期
  • 2015/11/5 15:15:11
  •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叹为观止
  • 2015/11/5 13:57:59
  • 80岁记者退休不退行
  • 2015/5/7 11:06:09
  • 60岁保安免费教大学生小提琴临退休办独奏会
  • 2015/4/20 14:34:52
  • 夫妻化名“蒋赵” 捐退休工资资助50多名贫困生
  • 2015/4/17 10:24:57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