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武汉八旬老人第40次横渡长江 曾1天7渡长江
        正文浏览次数:430
  2014/12/10 23:28:4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9月21日即将80岁高龄的武汉大学退休教授张天望,昨日完成人生中第40次横渡长江的壮举。当老人从武昌黄花矶起程游至汉口滨江苑汽渡码头时,精神抖擞地举起双臂高呼:“我终于胜利了!”

  下水前慷慨激昂吟诗

  上岸时精神抖擞高呼

  在武昌黄花矶江边,张天望老人带着当年首次渡江、已泛白褪色的参赛帽,胳膊上挎着救生圈,慷慨激昂地念出为纪念第40次渡江所作的诗词:”今届八十风浪闯,壮志写满镜明天“。在做完一系列热身运动后,迈着自信的步伐走入江水。

  “预备,起!”下午3时35分,邹教练出发的话音刚落,张老便扑入滚滚江水中。

  时隔2年,再次投入长江的张天望,刚开始奋力地挥动双臂划水,邹教练考虑到游程太长,不时提醒张老:“慢些,保存些体力”。

  当张老游到长江大桥桥墩时,江水已经有些湍急,浪头一个接一个地打向他。邹教练一看情形,立即对水中的张老喊:“注意,桥墩下有回流!”

  此时,坐在渔船上的记者一行人都为张老捏一把汗,只见水中的他并未慌张,仍然保持着节奏。邹教练仔细观察前方水情及江面的船只,及时为张老做指导,“快一点,往右边游一点,稳住。”

  很快,张老成功闯过这一危险水域,并在游过后对着天空高喊:“长江万岁,奥运精神万岁!”

  接近长江二桥时,张老的体力有些不支,而此时桥下水更急、回流更多。为了老人的安全,邹教练坚持让老人扶在船舷边,稍适休息。

  下午5时20分,张天望终于到达滨江苑汽渡码头,岸边响起掌声。8.4公里的距离,终于一圆老人再次挑战长江的梦想。

  上岸后,张老幽默地对大家打“V”字手势,说:“看来我能游到100岁!”

  曾是第一届横渡长江选手

  七旬时一天七次横渡长江

  爱好长距离游泳和冬泳的张天望,个头不高,背有些驼,但精神矍铄,声若洪钟。老人说,决定第40次挑战长江既是为传承奥运精神、挑战极限,也是为让自己的80岁生日过得有意义,展现当代老年人的意志和体力。

  张天望祖籍湖南永州,家门前就是发源于湖南的潇水。张老戏称,“自己是在江水中长大的”,来武汉求学后,长江的大气磅礴让他时刻念着何时能挑战这道天险。

  1956年,张天望如愿参加首届武汉渡江节。老人回忆起当年的情形仍兴奋不已:“当年的横渡长江可不像现在,每个单位都要选拨的。”

  当年的张老意气风发,是武汉大学在读研究生,为争取学校的20个渡江名额,他每天都到武大游泳池努力训练,最终如愿以偿。张老拿出珍藏多年、编号“1260”的参赛帽自豪地说:“首次渡江我只花了25分钟,还有博物馆找我要收藏这顶帽子呢!”

  其后,张天望不断挑战长江,每次举办横渡长江节都会参加。后来因年龄原因不能参加渡江节,他就自已请教练指导、陪同渡江。

  2004年8月1日,73岁的张天望决定一天之内七渡长江,从江夏金口渔港下水,一直游过长江二桥。

  那一天,老人历时10个小时,游程90公里,期间来回7次横渡长江,用坚强的意志力表现出积极的生活态度,创造了人生的辉煌历史。

  身体原因一度放弃渡江

  2个月体能恢复终圆梦

  由于身体原因,张天望老人2年前离开了自己热爱的游泳,可是长达56年之久的渡江情怀,让他一直无法忘怀再次搏击长江的念想。

  今年以来,张天望老人的身体较之前好转很多,老人萌生了再次挑战长江的念头。在老朋友兼教练邹金宁帮助下,从6月份开始,就忙着筹备人生中第40次的搏击长江。

  然而,在游泳池恢复训练的第一天,张老仅仅游了50米就气喘吁吁,“当时就感到体能大不如前,根本没有把握能坚持下去,也想过不游了。”

  但是,再次渡江的强烈愿望激励着张天望,“我当时就只想再坚持两天看看。”第二天,一口气游完200米;第三天,500米顺利完成;第四天,1000米坚持下来。

  越来越好的状态,给张老及邹教练吃了颗定心丸,更坚定了他再次横渡长江的信念。

  两个月下来,张天望的血压、心脏、体能等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为了保险,张老特意租了两条渔船,邹教练请来冬泳队的学生,一起为张老渡江“保驾护航”。(记者付莎 实习生郭婷)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邻居老人生病,她和家人轮班侍候
  • 2016/8/1 16:12:08
  • 失智老人,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 2016/7/22 14:05:39
  • 八旬老太成了健美明星
  • 2016/7/19 19:04:43
  •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20年
  • 2015/11/6 13:56:05
  • 陕西西安退休老人10年间义务为社区办黑板报 累超300期
  • 2015/11/5 15:15:11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