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河南退休老人为抗日烈士立纪念碑
        正文浏览次数:467
  2014/12/10 23:28:45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河南退休老人为抗日烈士立纪念碑

 

    现年81岁的梁光印出生在革命老区白坪乡东白栗坪村。1944年4月,日本侵略军发动河南战役,豫西沦陷。为打击日寇,中共中央发出向河南进军的命令,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在司令员皮定均、政委徐子荣的率领下,挺进登封白坪乡,开辟了豫西抗日根据地。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在当地成立了儿童团,当时,只有12岁的他就加入了儿童团,并当上了儿童团的团长。

 

    早年革命的火种在梁光印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1986年退休后,他决心要为民族解放而长眠在白坪的抗日烈士安一个“家”。

 

    为了查清烈士的事迹和基本情况,他奔赴全国各地搜集烈士资料,最终查清了在白坪牺牲的64位革命烈士的基本情况。1987年8月,梁光印以给父兄立碑为由,瞒着家人,个人出资1000多元在白坪乡烈士陵园先期为两位抗日烈士树碑立传。1998年5月,梁光印准备拿出自己省吃俭用的1万多元钱在白坪烈士陵园为其他烈士立碑。于是他把儿女们召集到一起说出了想法。儿女们不但没反对,还给予大力支持。梁光印花费了20多天时间,在白坪烈士陵园先后为徐子荣、陈天佑、梁秉钧、何全等八路军抗日英雄或烈士树立了多座纪念碑,为在白坪牺牲的八路军烈士和八年来在正面战场牺牲的白坪籍烈士各立了纪念碑,并为中共地下登封县委会、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登封县委会和登封抗日民主县政府等旧址建立纪念碑。

 

  豫西抗日根据地是抗战时期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登封又是豫西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为宣传革命老区,让世人铭记历史,梁光印1986年退休后开始筹划为革命老区写作,并四处搜集材料。

 

  2004年清明节,被誉为“军中高玉宝”的八路军老战士高林书从苏州回到家乡白坪为烈士扫墓,相见后高梁二人相互表达了写白坪革命史的愿望。2005年,凝聚两位老人心血的《白坪春秋》出版发行。2007年清明节,梁光印与汝州市作协会员李伟恒偶遇,两人决定用文字把烽火岁月革命先辈创建豫西抗日根据地的光辉历程记录下来。不到半年时间写出了《嵩箕烽火》10章22万字初稿, 2010年10月该书定名为《豫西狂飙》正式出版。

 

  20多年来,梁光印先后撰写了《皮定均司令员对豫西抗战的回忆》、《皮定均司令员访白坪》、《烈士梁锦文、李文正传记》等数十篇党史文章。

 

  八一期间,记者走访革命老区登封市白坪乡,在该乡烈士陵园内发现,苍松翠柏掩映下的数十通抗日烈士英雄纪念碑格外引人瞩目,屹立于静谧的园林之中的这些纪念碑给人以肃穆神圣之感。一个乡的烈士陵园内为何立了这么多烈士纪念碑?当地的百姓说,这多亏了退休老干部梁光印,是他让许多在白坪老区抗日过程中牺牲的烈士们有了一个“家”。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陕西西安退休老人10年间义务为社区办黑板报 累超300期
  • 2015/11/5 15:15:11
  •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叹为观止
  • 2015/11/5 13:57:59
  • 河北抗战妈妈91岁高德凤:14岁跟着二哥去抗日
  • 2015/5/12 16:10:44
  • 80岁记者退休不退行
  • 2015/5/7 11:06:09
  • 60岁保安免费教大学生小提琴临退休办独奏会
  • 2015/4/20 14:34:52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