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进任丘市西环路小于庄,那一排排整齐的树木,一条条整洁的街道,让人们有一种进入“世外桃源”的感觉,这种美感与一个人的名字无法分开—— 他就是离休老人刘树本。
义务扫街23年
86岁的刘树本老人原是任丘市农业局的一名党员干部,1988年离休后,他便开始在居住的小于庄义务清扫街道,这一扫就是23年。
老人不仅扫街,还割野草、清理建筑垃圾,并为村里修了四个垃圾池。大伙儿见老人岁数大了,不想让他这么辛苦,有人就站出来要帮刘大爷扫街。刘大爷很高兴,自己掏腰包买了13辆小车和笤帚、簸箕等工具。
在老人的带动下,乡亲们再也不随便扔柴禾和碎砖,小于庄的七条街、一条道,天天都是干干净净的。
自掏腰包植树铺路
每年春天,老人都要种植树木,这一种又是二十三年。他不仅自己在小于庄村街道种了31000多棵树,还指导别人种了82000多棵。这些年来,仅树苗就花费了他两万多元。如今小于庄村各街道旁都种满了树,最早种下的树早已枝繁叶茂,夏日里,村民们聚集树下乘凉休闲,已成为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近几年,他还自掏腰包,将小于庄村泥泞的土路街道,修成了砖路街道。
关心孤寡胜过自己
村里有23位孤寡老人,每年春节,他们只能独自煮饺子、看电视。为了让这些老人都能体味到家的温暖,二十几年来,刘老每年春节都会给这些孤寡老人送去红包和礼品,以及自己和家人对他们的问候。红包的金额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每人15元,到后来的每人50元,再到现在的每人100元,礼虽轻,情难却。老人们能在每年春节收到这样的问候,已经给他们孤独的心灵带去了莫大的
安慰。
自己能节俭就节俭
刘老老两口的生活十分清贫。老人说,他的手套不露四个手指、鞋不露脚跟和脚趾都不会换新的。
有人问刘老为什么要这样苦自己。他说:“我的离休费是国家给的,钱要花对地方,为大家我心甘情愿。”
刘老的事迹感动了每一个小于庄人,也感动了每一个了解他的故事的外村人。他被评为“沧州好人”,获得了“老有所为贡献奖”。文/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