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老激情映夕阳
李玉洁
你看过《激情燃烧的岁月》吗?你知道剧中的石光荣吗?告诉你吧,我的老伴儿就特象石光荣。巧的是,我老伴儿也姓石。
我的老伴儿从小在东北长大,他热情豪爽,声如钟、行如风,火辣辣的性格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那可是几十年如一日啊!
在我们生活区,不管谁家里遇到了什么困难,都来找我老伴儿帮忙,他是有求必应,不求也帮,哪怕是正吃着饭,有人要疏通大便器,老伴儿便拿着馒头边吃边走,从不含糊,并乐此不疲。当然我也很支持他乐于助人的行为,但是,他每次疏通完下水道,不做任何清理,就把沾满污物的疏通器拿回家(因为我们住一楼,必须从室内经过阳台,再去小房),每每都是把厅里搞得臭哄哄、脏乎乎的。我不得不纵着鼻子赶快替他冲洗,可老伴儿还高门大嗓地嚷嚷:“怕什么!咱吃的菜和粮食,不都是靠大粪才长好的嘛!”真让你哭笑不得。
我们家属楼远离厂区,一直在动力车间的老伴儿,每每维修取暖锅炉,他都会把十几名工人领回家,煮一大锅面条都不够吃。还有一次,楼房加固施工时,眼看到了冬季,他索性把我们家小房的东西全倒腾出来,让民工住下,还把我们家的电暖器拿出来让工人取暖。谁都说他是个热心肠,然而,他对自己的儿女却迥然不同。1992年,我儿子从技校毕业,分配到我老伴儿所在的铝厂做了维修电工,整天风里来、雨里去,在基层上倒班,还经常爬杆接线,一干就是十几年。我老伴儿的同事都想方设法地把自己的子女又送去进修、有的还调到办公室、或者去跑销售,我也想让老伴儿想想办法,给儿子换个好工作,可在当时任科长的老伴儿却一口拒绝了,他说:“年纪轻轻的,别怕吃苦,在基层锻炼锻炼是有好处的!”
到1999年女儿大学毕业时,已经是自主择业了。我又希望老伴儿为女儿找找关系,能进个好单位,毕竟是女孩儿嘛!可老伴儿还是态度坚决地说:“去扫马路吧!从基层做起!只要肯干,将来会有出息的!”女儿无奈地看着已升为铝厂服务公司总经理的老爸,二话不说,转身去了人才市场。经过个人努力,女儿在北京从事高新技术的开发。儿子也练了一手过硬的本领,这不,单位下马了,有专业技能的儿子倒成了香饽饽。最终,我也理解了老伴儿那育人的独道之处,与用心良苦!
看似粗鲁的老伴儿,对我的父母却是细心又孝顺。尽管我们都是乡下人,也都没有退休金,可老伴儿从没说过苦。每月开支后,都给老人零花钱。几十年来,我老伴儿还是我老父亲的专职理发师,每理一次发,他不知道要围着我父亲那落了大半的白发转多少个圈圈,并左照右看,直到父亲满意为止。1993年,我母亲得了绝症后,我老伴儿又顶着酷暑,骑着破车子,到处寻医问药,往返几十里去找偏方。当我看到汗水浸透老伴儿的后背时,我感动地一次次落泪……
我们结婚已快四十年了,老伴儿一直被我们拖累着,但他从不叫苦,他人好、心善、生活简朴、待人热情,尤其对老人的孝顺是无与伦比的。每每都深深地感动着我,所以,我们从最初的不了解,到后来的相辅而行,我们一路走来,历经风雨,虽然生活清贫,但我的心中却倍感甜蜜与幸福。因为生活中的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就是我们我们这个和睦之家的法宝!
我愿与“石光荣”式的老伴儿相携到永远,以火热的激情映照夕阳红!
作者简历
李玉洁,女,汉族。1949年出生于河北辛集,1966年毕业于辛集四中。1983年调入河北冶金设计研究院幼儿园。1985年在河北师大进修幼师,同时在各类报纸发表文章200余篇,并多次获奖,其中,“冰天雪地里站着父爱”入选《百年散文名家》(第一卷);“一个创意,一段精彩”收入《中华爱国文典》;“重叠在年轮里的爱”入选《散文百家选》(第四卷)。现任《燕赵老年报》、《河北老年》通讯员,系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现就读于河北老年大学作家读书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