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乐
“雌驴子”青川独游记
        正文浏览次数:1108
  2013/6/27 16:36:51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在这里向大家说说一位女子独自游青海、四川的故事。奇女子”喜欢出行,暑假前谋划的青海、四川游,安排在学校放假的当晚,自然显得有点迫不及待。她这一逛就是20天,从东到西,又从西到东。当她把自称为“流水帐”式的旅途见闻整理给我的时候,面对这超过10万字的“文学作品”,我大吃一惊,也大受感动。说实话,这20年,祖国河山,东西南北,我去的不算多,也不算少,但时常是去时一个队,回来一大帮,除了慕名目的地的名胜古迹与人文历史外,并没有过多注意旅途中周边的环境与细节,回想起来,真是一大遗憾。其实,重视过程和参与,也是旅游的一大乐趣,这,或许就是这位“奇女子”乐此不疲,这几年几乎游遍整个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原因。 
   闲话少提,我们一起来分享“奇女子”的独闯青、川的苦辣酸甜吧。)
   
  
一、去西宁,却上了兰州的火车
   7 月8日晚从鲁南坐火车出发, 9 日上午 10 点半到兖州火车站。花 2 块钱寄存好大背包,去售票厅买往西宁的票。售票员说只有第二天的票,又见她面色有点烦有点不屑的样子,就没敢多问,只好去站外溜达。花 8 块钱买了一本全国铁路时刻表,找到青岛到西宁的 K173 次,才发现后面括号里注明是西宁、兰州隔日开行。恰巧 7 月份单日开兰州。想了想,决定先去兰州,再转车去西宁。
   兖州到兰州,15 点 52 分开车,硬座 114 元,感觉不太贵。 
   离乘车还有大段时间,于是开始去兖州大街上转,因为出门急,忘带长袖衣,所以在一个打折的店里花 35 元买了件薄的牛仔布衬衣。然后就去上网。快到下午 3 点,才回到火车站,取背包,候车。
   候车厅四周一圈大玻璃,阳光照进来热的厉害,我背着沉甸甸的大背包,找到一根柱子前面狭窄的阴影里坐了下来,然后开始消灭塑料袋里可吃的东西。忽然就生气自己带那么多好吃的,所以恶狠狠的吃。 
  旁边是一位略胖的老兵,偶尔转头看看我。我一边吃,一边不停的擦脸上的汗水。大汗淋漓的模样,肯定是狼狈不堪。人狼狈的时候心情也不够好,所以也没心情跟兵哥哥点个头打个招呼表示一下军民感情什么的。嘿嘿,只顾着自己吃两口东西擦两把汗的,实在是不够淑女哇……
   在播173次上车的启示了,我整理好行李准备去排队。那个兵哥哥也提了好多东西朝前走,主动问了我一声去哪儿。我们是同一辆车,他表示要帮我提大包,我说不用了,然后拖拉着往前走。在剪票处,我停下来让前面的人先走。忽然看见那个兵哥哥超过我,通过了剪票口,我一看,潜意识立马跟着他后面过去了。然后飞快的走过地下通道,结果大背包的绑扣给自己踩碎了。唉,西郊商场一百块钱的包这么不经踩,旅行还没开始走哪,假冒伪劣先与我过不去。包先坏了,好象这旅程从一开始就不太顺似的。然后后来好几天我都觉得不大顺,跟原先的计划别扭着。当然这是后话了。 

   
二、兵哥哥

   奇女子”本来想去青海西宁,却迫不得已上了兰州的旅客列车。好在西行顺路,也不算冤枉。不过毕竟要转站,心里总有点不踏实。 (水石连州NO.2061)
   有网友私下里在猜这女子是谁,也有人想“村人”在这到底是编故事还是真有其人。面对电脑,确实是一个虚拟世界,里面什么都有,不过又有多少真实的信息呢?一次在饭局上,谈起报上的一则新闻,一位资深报人说:“报纸上登的,你们也信?”大家惊愕之余,肯定不会相信报纸登的全都是假信息。既然是网上的事,“假作真时真亦假”,信者有不信者无吧。如果读后点燃了你独自一游的兴趣,我倒劝你试一试。
   那“奇女子”在列车上到底会发生什么事呢?
  
   车厢里面人很多,找到一个位子,坐下来。那个兵哥哥也在同一节车厢里,他把包放在了距我不太远的架子上,没位置,只好站着。似乎感觉到一双明亮的眼睛,不时扫过来。 (水石连州NO.2061)
   旅客基本上都是见面熟。同座是兰州某建筑公司在淄博电厂做工程的,说已经招标了,但国家还没批下那个电厂的计划,结果一帮人在淄博呆了 40 多天,不得不先回兰州再作打算。这一路大家投缘,聊了很多,但是具体的内容,我已经不记得了。这次出去有一个很大的缺憾,就是时间一直很紧,结果有很多天我都没能够象原来计划的那样,在睡前写一个日记摘要。现在只能凭我很不好的记性,与大家分享旅途的只鳞片爪了。
   同座的这位小伙子倒勤快。车上热水不多,他第一次拿着两个碗面去弄热水,无果而归。过了一会,看见别人纷纷拿着碗面朝热水房走,大家怂恿他赶紧去,于是他呼呼拿着俩碗又去了,结果又空着回来。又一会,看别人端着碗面从另一节车厢回来,他继续为大家服务,兴高采烈的又去了。等他垂头丧气回来时,大家忍不住哈哈大笑。直到第四次,果然是工夫不负有心人哪,修成正果,弄了热水回来!那碗泡面,现在想起来还香。 
   到了晚上,邻座有一个人下车,兵哥哥有位子坐了。闲谈中,彼此竟然是老乡,话题就接近了许多。他说在乌鲁木齐的一个干休所当兵,大概是后勤兵吧。兵哥哥对座的男子,长相蛮象回族人, 40 多岁,特能聊,嗓门又高,感觉很豪爽,不停喊我小妹妹,能说会道,说了好多笑话。
   在硬座车,晚上困了想睡觉时的痛苦,没经历过的人是体会不到的。一直在一个位子坐着,怎么着都不舒服,恨不得干脆像那些男旅客一样,躺地板上睡一觉。一晚上折腾折腾的睡一会醒一会的,到了快天亮的时候,跟兵哥哥对座的那个人换了位置,然后才靠窗趴桌子上睡了一会。兵哥哥把他的外衣脱下来让我穿着,我干脆拿它蒙了头,睡的倒是很安心。 
   白天,窗外的风景随着列车“咣当、咣当”的声音,有节奏的直往后退。河南省境内商丘到开封一段,大概刚经过暴风雨的袭击,很多碗口粗的大树都被刮断,或者连根拔起,横躺在铁路两边,大家看了不禁都感慨一番。 
   车到陕西境内的时候,外面下雨了。车里没空调,窗户关上热的厉害,开一条小缝,雨水又飘进来,风也是凉的。忽然觉得自己好像有轻微的感冒。 
   过了宝鸡。开始不停的钻隧道。应该是过秦岭了吧?这连绵突兀的山峦,感觉不是很高,但峡谷河里流的水是黄泥汤的样子。有高低的铁桥横跨在这些河上,两山之间,可以看得到铁路隧道的出入口,列车显然是在盘山而行。 
   忽然记起别人说过的一则笑话:某段铁路有很多隧道,某人拿茶杯在火车上准备接开水,刚弯腰要拧水龙头,“吭……”,火车进了隧道,车厢里暗了下来,于是停下来等。出了隧道豁然开朗,又弯腰去拧水龙头,“吭……”,火车又进了隧道。此人只好又抬身等待,如是反复若干次,忍无可忍,莫名其妙,昏头昏脑,大惑不解,愤怒万分,直想骂娘。再拧,没水…… 
   突然望见外面一处好风景,慌忙拿了相机出来拍,还请兵哥哥让了靠窗的座位给我。我做好姿势,但一直最担心的事情真的发生了,电池没充好电。我这日本的老式数码相机的电池一直让我头疼,一般情况下还正常,但有时刚充完电,就开不了机,有时换了新电池,可只拍五六张,不动了。像今天,我还能有好心情吗!早想换机子了,便宜的不想买了,高档的,唉,这么点工资,甭想吧。
   兵哥哥得知我独自出来旅行,说干脆跟他去乌鲁木齐吧,他可以尽一尽地主之谊,还告诉我乌鲁木齐很多可以玩的地方。我取出《游遍中国》,翻了又翻,查又了查,他说的那些地方,确实很诱人。
   
三、失望,在兰州火车站

   旅途中的某些经历,往往并没有什么可参照的先例,怎么去处置遇到的问题,一般基于平时生活经验的总结,这一点,女孩的思考应该是比较谨慎与细微的。你们看,对于兵哥哥的热情邀请,“奇女子”这头到处蹦的小驴自有主见。她说: 
   ——兵哥哥老乡的盛情邀请,真有点吸引人哪。我犹豫了又犹豫,在最后的时刻还是婉拒了兵哥哥的好意。人家一小伙,带个大姑娘到部队,算哪一桩事情?更重要的是,走青海,逛四川,梦中走了好多回,计划早做好了,临时放弃真舍不得。人家说“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之大”,真要去,要多花很多时间。心里话,7月底高三毕业班的学生要提前回校,而我在外面的时间只能安排在7月下旬,对待自个儿的饭碗,总得有责任心。留点遗憾吧,不过我们还是互相留了电话,以后他回鲁南,或者我有机会去新疆旅行的话,大家方便联系。 
   列车一路西行。 
   大约过了甘肃天水,窗外的世界觉得荒芜了很多,山变成了大大小小的土堆,稀稀拉拉的长着低矮的草和零星的灌木,土山满是水流冲出的沟壑,河流好像比陕西那边的更小了,不过同样也是黄泥汤的模样。令人高兴的是,抬起头,天空瓦蓝瓦蓝的,白云朵朵,坦荡高远,无疑这就是高原天空的原色调。看见白云投下的阴影在山坡上移动,忽然感觉很快乐,在宝鸡路段因相机无法拍照而低落到极点的情绪又高涨起来,骨子里太喜欢这样的天空和白云。可低下头,看沟壑遍布黄土高坡,那些几乎荒瘠的山岭和河里流的泥汤,却又让人心情沉重,人们说这里千百年来流的都是中华母亲的血啊! 
   不知道是不是单线行车的缘故,列车经常不定时的忽然就停在铁路线上。最长的一次有一个多小时。同座的兰州人一觉醒来,懵懵懂懂的问是不是已经过了前面的某一站,可实际上车还呆在原地没动过。车厢里有一批军校学员,有一次当列车又停在一处荒郊野外时,其中一个人拿着行李从车窗跳了出去。于是大家纷纷猜测大概他的家就在附近的某个地方,或者是军事演习,或者是逃兵吧。
   我们这节车厢的乘务员很有意思。火车老停不动的时候,大家就忍不住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没办法啊,我们这车是普通车,得给那些高级车让路。后来还干脆坐在我那个座位旁边说话玩儿,他自报家门是青岛人,大大的侃了老半天,还要了我的手机号,把那些带点咸味的短信,发到我的手机上。我也发了好几个自己觉得很好玩的短信给他。他还开玩笑说,你去西宁干吗呀,不如干脆跟着我到兰州玩一天,然后第二天跟着车回山东得了。我说是不是不要钱哪,不要钱的话我就跟着坐回去。他拍着胸脯说:不要钱!呵呵。可惜现在忘记他的手机号了,否则下次再坐这趟车,就可以想办法逃一点票了。唉,可惜啊可惜。
   列车整整晚点3个半小时,本来下午 2 点多到兰州的,直到快 6 点的时候才驶进兰州火车站,而兰州发西宁的最后一趟火车是 5 点 49 分。忙着出站走进地下通道的时候,遇到一些车站工作人员在喊“西宁、西宁,格尔木、格尔木”。原来他们是直接从地下通道把人带到开往西宁方向的列车上去,每位旅客收取 10 块钱的“服务费”,旅客上了车后再补票。我觉得时间还凑合够,也为了省这10块钱,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自己出站去买票再重新进站。 
  
于是我出了站口,马上冲去火车站售票窗去买票。售票员冷着脸,说去西宁的票没有了,不卖了。再想原路进候车室,或买站台票,没戏。坐今晚的火车是没希望了,计划里又没有游甘肃住兰州的打算,失望与失落一起袭过来,连背囊也感觉到重了很多很多。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这群“老兵帮大哥”够帅够暖
  • 2023/5/16 9:57:27
  • 老有所养幸福多 老有所为活力足
  • 2022/7/20 10:09:31
  • 陈秀英 甜蜜铺就幸福路
  • 2022/5/5 10:04:00
  • 护理达人分享老年照护经
  • 2021/12/28 10:21:00
  • 杨庆义 活到老 写到老
  • 2021/12/22 10:34:4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