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本金融厅日前报告称,为了应对老年生活,夫妇两人假设要从退休开始活到95岁,至少需要2000万日元的养老存款(约合人民币128万元),否则将陷入“老后破产”窘境。报告一出,政府不得不紧急救火,赶忙宣布金融厅的报告“不严谨”,示意民众不必恐慌。然而,再多的灭火措施,也改变不了报告揭示的事实:曾被视为亚洲乃至世界范本的日本养老金,如今正日渐难以为继。
尴尬的现状
据日媒报道,日本金融厅近日汇总了一份资产报告。报道称,这份报告显示,男性65岁以上、女性60岁以上夫妇,如果仅依靠养老金生活,每月将出现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200元)的资金缺口。如再活20年缺口将达到13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83万元),活30年缺口将达到2000万日元。如果两位老人年龄超过百岁,资金缺口将可能超过3000万日元,超过日本国民平均终身储蓄金额。这就是说,如果老人活过百岁,单靠自己一辈子的劳动所得很可能入不敷出,除非后代接济或有投资性收益,否则,必然陷入破产的窘境。
辉煌的往昔
当今天的日本人开始为养老问题发愁时,很少有人提起,在不到十年前,日本的养老金制度还是这个国家的骄傲。日本人甚至曾创造过一个新词:“老后富裕”——老年人退休后,拿得比工作时还多,过得比工作时还滋润。可以说,日本优厚的养老制度,是其经济腾飞时期政府和民众对未来生活高预期的一种体现。直到今天,日本民间仍流传一种说法,即认为在1991年左右退休的那批老人是最幸运的,因为他们既在工作时赚了大钱,又享受了最优厚的养老金。事实上,这批人和稍晚于他们的一批老人至今确实依然是日本最“不差钱”的年龄层。同时,优厚的养老金也在日本创造了一个奇特景象:日本同年龄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较小,而各年龄层之间代际收入差距极大。
灰暗的未来
虽然日本的养老金制度起步很早,政府也不断加以完善,但是计划还是赶不上变化,因为经济衰退和社会老龄化速度远远超出了当年制度设计者的预期。就在2000年,日本政府曾邀请专家对养老金制度进行讨论,结论是,想要养老金系统永续运行的前提是:经济需保持4%增长率且人均收入同比例增长,少子化趋势得到遏制并恢复到年出生率2%的水平,同时养老金投资年收益率要达5%。
然而今天看来,这些标准日本一个都达不到:日本经济一直在低增长甚至负增长区间徘徊;目前日本出生率只有1.4%,还呈进一步下降趋势;养老金的年收益水平只有1.7%。所以综合看来,日本现行养老制度几乎找不到不破产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