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
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在以尊老敬老为传统美德的中国社会,随着老龄化浪潮的迫近,恐慌和焦虑的情绪随之产生。
本报希望可以通过介绍世界其他国家地区、身处不同文化和阶层的老年群体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打破人们对晚年的狭隘想象,使得未来更加有备无患,丰富而体面的老年生活更加可期。
老人之国
伴随寿命大幅延长、出生率下降及经济放缓,韩国老年人口数量正在不断膨胀。到2060年,41%的韩国人将超过65岁,而2015年时的比例为13%。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到2030年,韩国将成为全世界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韩国女性的平均寿命将达到90岁。
随着城市化和传统社会结构快速瓦解,韩国儒家文化家庭传统被打破,老人们还没做好准备。令老年人处境更加艰难的是,政府对这种传统家庭结构的解体也毫无准备。国内的人口压力对韩国经济以及总统文在寅的刺激增长计划构成了巨大的挑战,近年来韩国经济年增速已经放缓至2.8%左右。韩国的出生率已经处于经合组织(OECD)国家中最低水平,并且还在大幅下滑。韩国每年的新生儿数量已从1981年的86.7万下降到2016年的40.6万。2017年前三个月的出生率同比下降了12%。到2031年,韩国人口数量预计将出现负增长。
汉阳大学老龄化社会研究所所长李叁实说,随着老年人口增加、劳动人口数量下降,韩国经济将出现大幅萎缩。2030年后,当婴儿潮一代成为退休老人,年轻人身上的负担将非常大。韩国亟需绘制一条大致的路线图来提高偏低的生育率,降低教育及儿童保育成本可能有效。
无法退休的晚年
现在,贫困折磨着近乎半数的韩国老年人——他们这代人曾是韩国战后迈向发达经济体过程中的中坚力量。每月20万韩元(约合1200元人民币)的基本养老金仅够维持食宿开销,许多人只能靠从事低端体力劳动来维持生计。
与发展中国家的老年贫困不同,韩国老人的贫困不是绝对贫困,而是相对贫困,即低于中位收入的50%。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处在相对贫困之中,很多韩国老人也能长寿。
韩国老年人贫困率居高不下,首要原因要归结于养老金制度长期不到位。韩国虽被西化多年,但东方传统文化、社会伦理依然影响很深。韩国没有效法西方很多国家“高税收、高福利”的作法,直到1988年才建立起全国性养老金体系,直到1999年才将买养老保险变为强制性措施。养老保险金额跟缴纳的数量和期限挂钩,最低限度为10年。而这只能使1/3的65岁老人受惠,高龄老人是在职业生涯结束后才加入这一体系,获得养老金的比例非常小。在大多数情况下,发放的养老金都难以支撑基本生活所需。2012年的一份政府报告称,在超过65岁的人群中,每10人中仅有4人可以领到养老金。
在韩国老人里,生活最悲惨的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被迫退休的那批人。当时,他们差不多都是55岁左右,在金融风暴中,是第一批拿遣散费被迫提前退休的人。因为自身技术或者知识薄弱,到手的遣散费数量微薄,有的人不懂理财,在短时间内就花光了,好一点的开设自营小店维持生计,还有的则是投资偏门搏一把,导致财务破产、负债自杀。其中更多的人是算计着过日子,到了70岁还需要打零工糊口的“慢性穷人”。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到寻找工作的大军当中。据2018年3月份发布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无论是就业状况还是找工作,60多岁的韩国人在经济层面上都非常活跃,甚至超过了20多岁的年轻人。但是,随着青年失业率徘徊在接近10%的水平,老年人就业得不到社会的支持,反倒被认为和年轻人“抢饭碗”,使得大量老年人就业下沉到最辛苦、收入最微薄的体力劳动中。
养儿已不防老
历史上,作为文化基石的儒家传统已经在韩国构建起一种坚实的社会契约。在这种社会契约的影响下,很多父母为照顾他们的子女而不惜付出所有。父母为让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用尽一生的积蓄,年老后则在子女的照料下终老。父母通常会和长子的家人同住,他们的付出也会得到回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需要社会安全福利制度,养老院的数量也很少。
但是父母对自己未来的彻底放弃,并没有换来子女的回报,“养儿防老”的梦想大多破灭——在近几十年里,很多有抱负的韩国年轻人大量从农村涌向城市,在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中不断努力工作,正是这样的环境造就了国家的经济奇迹。可他们的父母却被抛在了身后,这种经济发展已渐渐侵蚀了长久以来构成韩国文化基石的儒家社会契约。
由于社会的进化,小家庭渐渐出现,韩国的青年人不和父母一起生活。年轻一代成为房奴、孩奴、卡奴,想孝顺父母也多半有心无力。亲情淡薄的,早不把孝道放在心上。韩国政府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过去15年来,认为应该赡养父母的子女比例从90%减少到37%。
遗憾的是,韩国的社会福利系统对这种传统家庭架构的解体也毫无准备。假如老人的子女被认为有能力抚养他们,法律就会拒绝为他们发放福利。这让一些父母羞于向他们的子女或政府寻求帮助,尽管如果他们能够证明他们的子女不愿意或无法帮助他们,政府可以破例向他们发放福利。首尔国立大学老年研究所的报告显示,在这样一个非常看重面子的国家,那将是一个痛苦的选择。
严峻的老年人自杀问题
韩国65岁及以上人群的自杀人数,自2010年后翻了两番,使得这个国家的这类死亡数字位列发达国家之首。自杀案例以惊人的速度相继发生,65岁及以上老人的自杀人数从2000年的1161人增加到了2011年的4406人。也就是说,韩国每天平均有12位老人自杀。
作为韩国人传统的精神支柱的家庭的破碎,是部分老年人自杀的直接原因,遗憾的是,这还没有得到系统性的应对。如果独居老人增多,每天都承受着极度孤独的折磨,在无人照料的情况下独自迎接死亡的“孤独死”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增大。韩国独居老人从2000年的54.35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05.56万人,韩国统计厅预测,截止到2024年,独居老人人口的比例将占韩国所有人口的10.3%。随着独居老人的增多,孤独死去的老人也会越来越多。
对于沉浸在中产阶级焦虑里的下一代,城市里白发苍苍的体力劳动者像是一个预言。在一场老龄化的浪潮里,没人能够幸免。唯有未雨绸缪,严阵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