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护,就拒绝“隐性啃老”
正文浏览次数:453
儿子吃住在家,对许多表面看不见的花销都不闻不问。湖北武汉62岁的宋粤琴感觉有些吃力,“每个月的养老金都用光了 ”。
提起“啃老”,大多数人会想到赋闲在家由父母养活的成年人。但如今,有一些有收入甚至已成家的成年人,也在变相啃老,他们或在带孩子问题上当起甩手掌柜,或长期依赖长辈的社会关系网生存。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劭珩看来,这些是隐性啃老。遇到这种情况,老年人怎么保持独立、保证生活品质?
成立“小金库”,开销几乎都AA
半个月前,宋粤琴给了儿子500元,让他去亲戚家喝喜酒。这些人情开支,儿子从没管过。儿子结婚已三年,小两口晚上和周末在家蹭吃喝,宋粤琴都觉得是小事。可最近一年多,局势“愈演愈烈”,儿子连自用的拖鞋都等着宋粤琴添置,“过年过节,两口子钱不出只出两张嘴,光吃”。去年,家里卫生间漏水,装修花了两千多,儿子也不闻不问,“我和老伴六千多元的养老金,几乎都是月光,想出去旅游都没钱”。
山东泰安67岁的谭庆姜也和小儿子住一块,但其没有宋粤琴那样的苦恼。直白地向儿子要生活费,谭庆姜不好意思开口,于是其提出“小金库”计划,每个月由家庭成员各出一笔钱存入小金库,维持日常开销,“小金库的管理员是儿子,采购是老伴,6年多来小金库一切运行正常”。当然,看起来像AA,可遇到很多临时开支,谭庆姜都没麻烦过儿子。
刘劭珩建议,和子女住一块的老人,不要一开始就完全单独“出资”顾家,“儿女刚工作的可以少给点,但不能完全不要”。
不大包大揽,拒当全职奶奶
内退多年,广西桂林61岁的黄玉珍早已习惯了自由。然而,外孙的降临打破了这一切。
去年底,女儿生下小孩。虽然女儿决心当全职妈妈,但黄玉珍仍自告奋勇帮忙带孩子。日子一长,黄玉珍发现,女儿除了喂奶,就是看电视、睡觉休息,女婿每天下班回家就钻进书房。黄玉珍从奶奶变成了“妈妈”,买菜、做饭、收拾家务、洗尿布、给宝宝洗澡这些事全部包揽下,“每天都像在打一场硬仗,身体吃不消”。
在这方面,河南洛阳56岁的李美兰则明智许多。她和儿媳约定好:在小孩1岁之前,她会帮着做一些外围的事情,如做饭、洗衣服等;1岁后,采取轮值的方式,每天晚上和周末给李美兰放假,她可以去跳舞和上老年大学。现在小孩已经上幼儿园,李美兰和媳妇商量好,一起花钱请了个保姆,“每个月我出1500元,我心里也乐意”。
撤掉“保护网”,授儿以渔
“没想到这把年纪,还要去求人!”前段时间,因为儿子想换工作,重庆63岁的胡必久动用各种关系,让儿子进入一家银行。可是处于试用期的儿子须完成一定储蓄任务,胡必久只好四处向朋友询问有没有存款可转移。胡必久还听说,还有人为儿子顶撞上司托熟人去说情的,“为了子女,真是脸都不要了”。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朱虹宇分享了一个邻居的故事:对门住着一位老干部,儿子因单位一外派差事存在多位竞争对手,想让父亲去说情。父亲问:“你为什么没有自信?”儿子回答说自己英文水平还没达标,老爷子说:“你应该先去报个培训班。”这个儿子后来找到朱虹宇,朱虹宇安慰了他并劝他听从老爷子的建议,“第二年公司又安排外派差事,他就被选上了”。
(责任编辑:lch)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