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年春天,听说要把社区一栋平房改建为“社区综合养老中心”的好消息,社区老年人无不喜出望外,奔走相告,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不久,一家养老单位斥资将平房改建装修,添置了必要设备。一个装修时尚、设施齐全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雏形显现。寝室、浴室、食堂、电脑室、大型投影电视室、棋牌室等一应俱全。这里成了居民休憩娱乐的好去处。人们在这里说说闲话、拉拉家常,拉近了居民之间的距离。
但好景不长,没过几个月,不知何故,老人们翘首期盼的养老中心,仅留下一间棋牌室,还需自带棋牌,其他房间都被铁将军把门,已闭门谢客。花巨资购买的各种设备,也都闲置起来了。
去年初夏,一家名为“雨花斋”的慈善机构入驻该养老中心,开办了免费互助素食餐厅,但其服务对象并非老年群体,它不设置任何门槛,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免费享用午餐。因而,常常可以看到收废品的、清洗油烟机的非本社区人员前来用餐。因其饭菜不合老年人胃口,尽管在家门口,也少见本社区老年人光顾。
养老问题千头万绪,包括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其中吃饭问题首当其冲。对老年人而言,尤其是年龄较大、身体欠佳的老年人,要想吃上一顿可口的饭菜或许是一种奢望,有些老年人只为了省事,也不顾是否卫生,做一顿吃一天的也大有人在。
能否让闭门谢客的养老中心复苏,让老人们既有地方吃饭,又有休闲娱乐的地方?现在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只要政府相关部门出面组织协调,变“雨花斋”的服务对象为老年群体,重新启用关闭的设施就大有希望。
通过具体、细致的制度设计,在社区和老人之间搭建合理的责任共担机制,按照“政府补一点,慈善捐一点,个人掏一点”的思路和办法,帮社区老人实现居家养老的目的,把养老的好事办好,这个不难做到。关键是有好的制度设计,还要有好的组织实施,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