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几天,在一次公益活动中,有幸认识了河北省话剧表演艺术家、导演曹海田老师。77岁的他长发飘逸,精神矍铄。自2003年从唐山市群艺馆退休后,他便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唐山市义工协会“孝行天下艺术团”中,把协会打造成了全国著名孝道文化教育基地。
做义工缘于一次感动
曹海田曾是河北省话剧院的主要演员,曾多次进京演出。他还担任过导演,写过很多剧本,其中《关键时刻》获全国金奖。作为一位颇有成就的艺术家,曹海田退休后也很难清闲下来。请他讲课的、写剧本的、指导学生拍戏的,纷至沓来,当然都是有报酬的。
2011年3月,唐山市路北区文化局找到曹海田,想请他帮助唐山市义工协会排练话剧《继母》,报酬是1000元,他答应了。在排练间隙,他了解到该协会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均分文不取,而且演员都是各地的问题孩子,他们中有打爹骂娘的、有惹是生非的、有严重自卑不思进取的、还有吸毒贩毒的……协会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以戏育人,寓教于乐,警醒社会。他感慨地说:“那里是一块难得的净土,每个人只讲奉献!”
回到家中,曹海田思绪万千,一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他打电话给义工协会会长刘从海:“报酬不要了,啥也不说了,来接我吧!”
这一次,曹海田没提任何条件,而且带来了老伴李云侠(退休教师)和李振国、王秀敏、张勤等几位艺术家。同时,他还带来了自己创作的《把姐喊成“娘”》《含泪的父亲》《祝寿这一天》等适合艺术团的剧本。
开始的时候,义工协会以为曹老师仅是体验生活,给他特意安排了酒店和饭菜。第三天,曹海田急了:“你们还是拿我当外人啊?我也是义工,应该和大家享受一样的待遇!”
从此,曹海田成了唐山市义工协会年龄最大的义工。
退休生活有了新剧情
在义工协会,曹海田的主要工作是指导艺术团拍戏。提到拍戏,开始时他真是头疼不已。因为那些孩子连起码的行为举止都不规范,更别提艺术功底了,有的连普通话都不会说。
面对一个个渴望被认可的孩子们,曹海田耐心地说剧本、讲剧情、谈角色。尽管如此,没有任何表演基础的孩子们还是很难进入状态,有的急得直掉眼泪,有的直接说退出。无奈,他只好逐个安慰,从头再来。他常常把每个角色亲自演几遍或者几十遍,直到孩子们达到要求了他才满意。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曹海田的指导,孩子们迅速成长。他根据孩子们的经历精心创作的剧本,孩子们演得很自然,观众们都觉得那些孩子不是在演戏,而是在演他们自己。他们的演出感动了无数观众,邀请他们演出的单位也越来越多,艺术团的足迹遍布广东、福建、江苏、山东、黑龙江等十多个省份。在100多场的演出里,受教育群众达到二百多万人。唐山市义工协会也成了全国有名的孝道文化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