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养
修车师傅王海军的诗意人生
        正文浏览次数:1117
  2018/6/11 9:25:48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今年66岁的王海军是一位修车师傅,在石家庄市光华路与华清北街交叉口西南角,摆了个修车摊。

  王海军修车技术高,人实诚,还喜欢读书、写诗。他把诗写在修车摊旁的小黑板上,“悬赏”啤酒请人给他改诗。

  写诗,是他最大的爱好,有时一天要写好几首。在5年多的时间里,他写出了1500多首诗。他的事迹引起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的注意,去年春节,他应邀加入了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百人团,面对全国观众,讲述了自己热爱诗歌的故事,并饱含激情地朗诵了自己创作的一首诗:“贫翁倾心踏诗波,一声召唤暖心窝,弘扬亘古诗韵梦,万众唱响国粹歌。”主持人董卿当场为其点赞,感慨道:“诗对他来说,就像荒漠中的一点绿色,始终给他带来一些希望,一些渴求……”王海军说:“生活不只是修车,还有诗与远方。”

  用读书充实人生

  王海军出生在内蒙古太仆寺旗千斤沟镇七号村,小时候家境贫寒,为维持生计,他读到小学四年级就辍学回家跟着父亲放起了羊。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读书的爱好,没钱买书,就经常借书看。当时村里书少,听说谁家有好书,他就想尽办法借来读。他最喜欢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反复读了好多遍。在那艰苦的岁月里,全家只有一盏煤油灯,巴掌大的光亮,总是被他的身影遮挡了一大半,妻子想做点针线活都很难,有时嘟囔他:“你一个放羊的看那么多书有啥用?”他总是一遍遍地低声重复:“有用,有用……”

  王海军育有两子一女,儿女长大后都在石家庄参加了工作,他和老伴也跟着女儿定居到石家庄。闲来无事,他支起了修车摊贴补家用,到现在已经14年了。如今生活好了,他读的书也越来越多,在修车之余,他经常翻看有关诗词的书,如《唐诗宋词元曲》《唐诗大鉴赏》等。为了标记那些需要细细品味的诗,他在厚厚的书里夹了许多书签。

  王海军爱读书的特点影响了家人,儿女、孙辈也都喜欢读书。现在他不用买书了,因为孩子们经常买书,他喜欢哪本就拿过来看。身边总有读不完的好书,这让他很开心。

  谈起读书的收获,王海军说,读书对他的物质生活并没有带来多大改变,但能陶冶人的情操,带来丰富的精神食粮,使人脱离庸俗的低级趣味,在知识的花园里尽享美丽的风景。他希望大家有时间多读书,读经典,在传统文化中升华自己,使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

  让每一天都充满诗意

  王海军是5年前开始写诗的,起因很简单,有一次他在收音机里听到一位残疾小姑娘写诗的事,那些励志的诗句和女孩的坚强让他深受触动,于是决定拿起笔来写诗。他捡起外孙扔掉的铅笔头,想到一句就在轮胎包装盒的背面写上一句。有时睡到半夜有了灵感,打着手电也得把诗句写下来。为了写诗,几年里光字典就翻烂了三本。他还从收废品的师傅那里找来了一个破旧的小黑板,把它挂到车摊旁的两棵老槐树中间,每作一首诗,就写到上面让大家点评,如果谁能改动一个字,就请谁喝一瓶啤酒。附近几个诗词爱好者经常过来,与他一起品诗论词,一来二去,他们成了老诗友。一位叫罗静堂的诗友对王海军由衷敬佩,特为他写了一首小诗:“修车偶遇塞外翁,手艺精湛诗兴浓,小黑板上亮佳作,每天更换新内容,吾虽爱诗愧弗如,草根诗人高水平。”

  王海军最喜欢豪放的诗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风格更对他的秉性。他认为诗词不应以内容论高低,大人物写大事件有气魄,草根写街头小事写好了也不错,只要勤学多写,水平就能提高。为此,他不仅每天坚持写诗,还努力写出精品。王海军说:“就像打篮球,有人上场是为了跑两圈,有人上场是为了投篮,我是后者,希望每天都能投中一个,慢慢地积累越来越多的好诗。”为了提高自己,他整理了一本笔记,把前人写过的诗词分为描写风、雨、花、鸟等几十类,并把一些经典句子记下来,揣摩体会,然后把精髓融进自己的诗中。

  王海军的诗都充满了正能量。在他的诗中,没有愤世嫉俗,没有抱怨诋毁,也没有自怨自艾,有的只是感恩社会、歌颂祖国、对家乡的思念和赞美、对人生点滴的感怀、对美的欣赏。他说,愿我们每一天都充满诗意地活着,优雅地慢慢老去。

  修车师傅的生活与梦想

  王海军说:“我虽喜欢读书和写诗,但那终究是个副业,对修车我是很敬业的。”每天早上6点多他就摆上了车摊,一直到晚上6点才收摊,没有节假日。他的主要家当是一辆带厢体的三轮车,厢门打开,里面有各种工具及自行车零件,角落的纸箱子里放的是他最喜欢的几本书,有空了就翻上几页。

  王海军修车,一靠手艺精,二靠诚实和用心,因此吸引了很多老顾客。对一些老弱病残人士,他格外照顾。他还常备一些小凳,供附近的老人闲坐休息。记者采访那天,正遇上一位中年妇女用轮椅车推着一位病残老人来修车,王海军先帮着把老人搀扶到长椅上休息,接着很快修好了车,然后扶着轮椅让老人平稳地坐上去。这位妇女问多少钱时,王海军摆摆手说:“不要钱,你把老人照顾好就行。”据在场闲坐的一位老者说,这样的事在他这儿是常事。有一位在场的诗友还给记者介绍,王海军的笔名叫“塞外雍翁”,其中的“雍”字,就是和谐大方之意。

  谈到今后的打算,王海军说:“我有三个愿望:第一,我想有条件后读读老年大学,但是我没有退休金,目前还想靠这个摊点再挣些钱,将来万一有事少给子女添麻烦;第二,希望专业人士多给我指点指点,说我写得不好也不要紧,受到批评更能提高我的水平;第三,我还想到祖国各地走一走,开阔眼界,感受一下诗词中描绘的壮美山河。人总是要有梦想的,我想让今后的每一天都过得很有诗意。”

  (责任编辑:lch)

相关信息
  • 社区这群“老兵帮大哥”够帅够暖
  • 2023/5/16 9:57:27
  • 老有所养幸福多 老有所为活力足
  • 2022/7/20 10:09:31
  • 陈秀英 甜蜜铺就幸福路
  • 2022/5/5 10:04:00
  • 护理达人分享老年照护经
  • 2021/12/28 10:21:00
  • 杨庆义 活到老 写到老
  • 2021/12/22 10:34:4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