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养
郝遵勃:带病延年 安享期颐
        正文浏览次数:553
  2018/5/14 10:05:40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在石家庄市有线电视台家属宿舍,有位102岁的老人郝遵勃,虽说耳朵有些背,出门也需要让晚辈搀着,但思维清晰,也能在屋内来回走动。老人曾在中年时患过严重的胃穿孔(溃疡病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经过大女儿的精心调养,10年后基本没再犯过。目前老人的身体非常健康。老人长寿的秘诀是什么?他女儿又是怎样给老人调养的?带着这些问题,5月2日,记者拜访了这个家庭。

  一生勤快 热爱劳动

  1916年,郝遵勃出生在灵寿县南贾良村,高小毕业后,郝遵勃当上了村里的会计。35岁时,郝遵勃到石家庄市桥东粮油食品公司上班,曾任会计和粮店主任等职。

  郝遵勃为人正直,做事认真,“不管在村里还是在市里当会计,我爸的账都准得不行,一分不厘也没错过。”71岁的大女儿郝喜荣说。

退休后,郝遵勃没怎么在市里待着,不久又回到了老家。

  郝遵勃从小就特别勤快,热爱劳动。退休后,除了忙地里的活儿,还在院里种了蔬菜,哪块种豆角,哪块种丝瓜,都让他安排得井井有条。在农村,好多男人不爱做饭,但郝遵勃不同,做饺子、包子、炒菜时,都用心琢磨,做得非常好吃。

  “我老家算是半个山区。”郝喜荣说。每天呼吸着新鲜空气,吃着自种的蔬菜粮食,郝遵勃生活得非常惬意。“我爸90岁以前还在老家种地呢,后来岁数大了,照顾不了自己了,才过来跟我们一起住。”

  来到石家庄后,郝遵勃也不爱闲着。他每天晚上九点多睡觉,第二天五点半左右起床。老人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每天都会到附近的公园转转,散散步,聊聊天,每天上午活动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这个习惯他坚持了十几年。

  患了胃穿孔后女儿帮他调养好了身体

  40多岁时,在粮店工作的郝遵勃突发了胃穿孔,当时他疼痛难忍,赶紧去市内医院进行治疗。医院给他打了针,开了中药和西药,但一直没有好利索。从此,硬的、凉的、辣的,都不能吃,饮食上得特别注意才行。郝喜荣说:“爸爸那阵儿特别难受,疼得厉害时,甚至在医院打过杜冷丁。”

  爸爸这么难受,女儿疼在心上。郝喜荣在食堂工作过,饭做得好,她变着法儿地给父亲做,老人不怎么吃肉,郝喜荣就给他做些素菜,饭要软和的、热的,姜和小米粥一直没有断过,因为姜可以暖胃,小米粥好消化。

  “我在食堂工作过,在做饭方面,无论做什么看几遍就会。除此之外,还经常看电视,主要看里面的养生节目,如《健康之路》《大家来养生》,看到里面有什么好的饮食搭配,自己就拿笔记下来。我还爱读报,如《燕赵都市报》《燕赵老年报》,主要看里面的养生保健版块,留意里面的小偏方和保健知识。”谈起这些,郝喜荣滔滔不绝。

  在郝喜荣的精心照料下,10年过后,郝遵勃的胃病竟然调理好了。除在阴雨天偶尔不舒服外,基本没犯过。如今,老人岁数大了,很少下楼了。在家里,郝喜荣经常跟父亲说话,不让他脑子闲着,还常让他拍拍手,做一些简单的动作,让他在屋里走走,多运动,以免生褥疮。郝喜荣对父亲的孝顺和用心,得到了邻居、乡亲们的敬佩和赞扬。

  老人性格风风火火

  喜欢交往 心里不放事

  郝遵勃并不是个慢性子的人,相反,性格有些急,做事情很快。年轻那会儿给村里记账时,领导交给个什么任务,一定要马上做,且把它做得无可挑剔。家里院子、屋内,有一点儿脏了,他马上拿起扫帚、笤帚,打扫得干干净净。退休后没多久,郝遵勃回到了村中,凡村委会或乡亲们有什么事需要帮忙,他总是热心而及时地去做好,大家都说郝遵勃是个“好人”。

  90岁后老人又来到了城市,但老人不怎么喜欢在家里待着。郝喜荣笑着说:“他总是喜欢往人多的地方凑,在公园或小区和老人们聊天。”前几年,每天吃过早饭,郝喜荣就送他到附近的欧韵公园,11点才接回来。在公园里,他总是先坐一会儿,然后搓搓头,搓搓身,拄上拐杖绕着公园走几圈,回来接着和老朋友们聊天。

  采访结束了,郝遵勃热情地跟记者握手,并挽留记者吃午饭,让人感觉老人头脑清楚,为老人的健康而高兴。郝喜荣边笑边说:“昨天,我爸还说头发长了,要下楼理发呢,我女儿就搀着他下楼理发去了。老人累着咱点,咱也高兴。有老爸在,我就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感觉很幸福!”

  (责任编辑:lch)

相关信息
  • 社区这群“老兵帮大哥”够帅够暖
  • 2023/5/16 9:57:27
  • 老有所养幸福多 老有所为活力足
  • 2022/7/20 10:09:31
  • 陈秀英 甜蜜铺就幸福路
  • 2022/5/5 10:04:00
  • 护理达人分享老年照护经
  • 2021/12/28 10:21:00
  • 杨庆义 活到老 写到老
  • 2021/12/22 10:34:4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