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学
“我叫姜淑梅,今年18岁”
        正文浏览次数:1103
  2018/4/20 9:52:29    来源:快乐老人报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六十学识字,七十五写书,八十耄耋年,琴棋书画样样通。黑龙江绥化市82岁的姜淑梅近日登上央视,讲述自己从文盲蜕变成闻名全国的畅销书作家的故事。
    “不怕起步晚,就怕寿命短,千万不要懒。”姜淑梅说,她用二十年光阴,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60岁学认字摘掉“文盲”帽子
    60岁之前,姜淑梅还是半个文盲,生活目标是活着。
    1996年,姜淑梅的丈夫因车祸去世,她一度陷入悲伤。女儿开导她要开始新生活。怎样为自己而活,姜淑梅没想过,但从没上过学的姜淑梅心里一直有学习的想法。60岁的她开始学识字。
    刚拿笔时,姜淑梅手直哆嗦,一道线描得像锯齿。三五行字,往往要耗掉一天。但姜淑梅认定一件事,就坚持到底。她将字编成快板,让孙女写下来,自己照着一个字一个字地念;身边的孩子、街上的行人都是她的老师,牌匾、广告、说明书、电视字幕都是她认字的教材。认识的字变多了,姜淑梅开始看书,从幼儿认字图书,到看《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后来看莫言的《蛙》《檀香刑》……姜淑梅很开心,自己终于“摘掉了文盲的帽子”。
    76岁出书成名作家
    75岁时,姜淑梅决定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她开始了写作。
    刚开始,姜淑梅一天才写几个字,甚至很多字都不会写。但这些都不能阻挡她写作的热情,在姜淑梅看来,写作是自己最好的玩具:“玩着玩着,天短了;玩着玩着,有奔头了;玩着玩着,心里亮堂了。”
    写到1万多字的时候,女儿帮她把文章贴到了博客上。河南有位作家看见姜淑梅的东西,联系她要帮她往《读库》投稿,“后来《读库》给我邮来3000块钱稿费,我高兴得一夜没睡”。
    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姜淑梅写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穷时候,乱时候》。2013年,该书一出版就引起轰动,很多“粉丝”被姜淑梅的故事感动,找到家里来要签名。最终这本书加印4次,发行7万多册。姜淑梅成了名人,可她很淡定,依旧每天买菜、做饭、打扫卫生,跟着邻居一起做保健操。
    80岁学画画期待成画家
    姜淑梅学习的脚步并没停下来。80岁时,姜淑梅又开始学画画,没有任何基础的她买了各种插画,一边临摹一边学。经过两年时间,姜淑梅画技已小有成就,最近,她还在为自己的第五本书画插图,“把记忆里的场景画进书中”。姜淑梅还为自己立下了一个小目标:“要是老天爷能给我时间,我的梦想是90岁之前成为一名画家。”
    姜淑梅越来越精神,越活越美。她常在公开场合介绍自己:“我叫姜淑梅,今年18岁。”利用空闲时间,姜淑梅还学会了唱歌和弹琴。学唱歌不知道歌词,就让女儿在网上找,找完让女婿打印下来,没事就拿着唱。开始气短不够用,后来越唱气越足。如今姜淑梅唱起《沂蒙山小调》韵味绵长,很是动听。有人劝姜淑梅去跳跳广场舞,姜淑梅笑着说:“等老了再去吧,现在是我最年轻的时候!”

  (责任编辑:lch)

相关信息
  • 社区这群“老兵帮大哥”够帅够暖
  • 2023/5/16 9:57:27
  • 老有所养幸福多 老有所为活力足
  • 2022/7/20 10:09:31
  • 陈秀英 甜蜜铺就幸福路
  • 2022/5/5 10:04:00
  • 护理达人分享老年照护经
  • 2021/12/28 10:21:00
  • 杨庆义 活到老 写到老
  • 2021/12/22 10:34:4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