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云南昆明的一条小巷,“藏着”一家毛笔店,柜台上一个个插满毛笔的陶瓷笔筒后,总能看到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慈祥的“女掌柜”。
她叫桂焕兰,今年88岁,是少有的能完成全道手制毛笔工序的人。桂焕兰说,做一支毛笔要经过几十道工序,要耐得住寂寞。因为她的坚持,几个儿子在退休后也加入了进来,“说实话都是老母亲坚持,要不然我们是不会来做这个的”。
做毛笔,从选材到制作都需要有耐心。笔杆要去江浙一带进;毫毛更讲究,羊毛、野兔毛等都要去东北三省进。如今,虽然儿子们也练成了一把好手,但每支毛笔制作完毕后,桂焕兰都要亲自检查过目,确认无误后才放上柜台进行销售,“我要为懂行的顾客,为爱毛笔的顾客,坚守在这里”。
多年的坚守,换来的是好口碑与客源,一些省外甚至国外的书法爱好者都慕名前来购买毛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