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人大多一生操劳勤俭,善良坚强,过着简朴的生活,许多人更不愿成为孩子的包袱。人老了,特想证明自己的价值,不愿依靠别人生活,越老越热心肠,爱管闲事帮助人。如果是这样的老人,孩子们应更多地给予支持,让他“任性”一点又何妨?
老年生活过得好不好,有一个好心态很重要。自得其乐,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是老人应有的一种心境,人老心不老,忘记“老”字,与现代化的生活接轨,把自己融入社会,拥有一颗年轻的心,做一个快乐、时尚、能为社会做点事的老人。
笔者身边就有这么一位老人,他是沧州市供销学校退休干部赵华堂,热衷于公益事业,对社会不良现象和恶习深恶痛绝。爱好摄影的赵老购买了相机,走遍沧州的大街小巷,看见美景就拍,遇到社会陋习就会上前制止,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就会伸出援手帮一把。每年他有很多摄影作品会被报刊发表,赵老说,看见别人遇到什么事,要是不帮一把,自己心里就过不去,好像欠了人家似的,为别人能干一点事情,其实是一种幸福。对老人的这种善行和爱好,子女也非常理解和支持,认为只要老人觉得有意义、开心就好。
我们提倡孝顺老人,可是怎样才是真正的孝顺呢?真正的孝顺不光是给老人多少钱,给老人买多贵的保健品,其实常回家看看,多陪伴,尊重老人的习惯、喜好、生活方式,多尊重、顺从他们的意愿,让他们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心情好坏直接关系到老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命质量。
其实让老人不妨“任性”一点也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