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乐
中学同学毕业50年后返校再听八旬老师讲课
        正文浏览次数:2199
  2015/5/19 16:01:37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河北老年网

       为了纪念高中毕业50周年,30位年逾七旬的老同学们从天南海北赶回,重逢在了母校的课堂里,年近八旬的班主任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课。

河北老年网

       1965年7月,沈阳市第一中学65届高三甲班,55名学生毕业了。毕业合影,青春年少。1965年7月,沈阳市第一中学65届高三甲班,55名学生毕业了。毕业合影,青春年少。

河北老年网

       半个世纪过去,从青春少年到满头白发。人生在光阴的扉页上泛黄;生命在流失的岁月中老去。再深深地给老师鞠一躬。  半个世纪过去,从青春少年到满头白发。人生在光阴的扉页上泛黄;生命在流失的岁月中老去。再深深地给老师鞠一躬。
  
  
    还是当年的高中母校。凭着记忆,他们在教室里,又坐在了自己当年的座位上。

    身边的人还是当年的同桌。但半个世纪过去,从青春少年到满头白发。

    为了纪念高中毕业50周年,30位年逾七旬的老同学们从天南海北赶回,重逢在了母校的课堂里。他们的愿望,是能听如今已年近八旬的班主任老师再给他们讲一次课。

    30多位老同学时隔半世纪重聚

    昨日,沈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一班教室的讲台上站着一位身形瘦削、白发苍苍的老人。79岁的杨绍箕老师身前的讲桌上,摊着一本他特意为这一天准备的教案。

    “同学们,上课!”杨绍箕对教室里他的学生们说。眼前的32名学生,如今都已经是年逾七旬的老人。老人们缓缓地从课桌后站了起来。时隔50年,再一次向他们的班主任老师鞠躬,齐声道“老师好!”

    杨绍箕走上讲台,用粉笔在黑板上写板书,是李白的绝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老师写板书的背影,还跟当年一模一样。”台下的老人们感慨。“那咱们还像当年一样,先一起来朗诵一遍吧!”有老同学提议说,得到大家响应。“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声音依然整齐,只是不再稚嫩。

    这一刻,时光仿佛倒流,回到了半个世纪前的岁月。

    1965年7月,沈阳市第一中学65届高三甲班,55名学生毕业了。为了纪念毕业50周年,昨日,如今已满头白发的学生们从天南海北归来。

    69岁的吴宝祥老人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吴宝祥说,全班55名同学中,有8位已经故去。最终,除了七八位实在失去了联系,剩下三四十人都被找到了。

   “老同学,还能认得出我吗?”

    “老同学,你还能认得出我吗?”时隔半个世纪的重逢,老人们哽咽着,嘴唇发抖,红着眼眶,激动得根本说不出话来,只剩下彼此热烈地拥抱。

    冯振居老人拿出一张50年前的毕业纪念合影,吴宝祥很快在模糊的黑白老照片中认出了自己。


    沈阳市第一中学现任副校长包涛引领着老人们,参观如今的一中校园。老人们回忆着往事。这些老人们上高中时,他们的班主任杨绍箕也只比他们年长八九岁。杨绍箕被分配到65届甲班当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是他毕业之后第一次站在讲台上。

    建微信群成“不散的聚会”

    聚会上,同学们各自述说着这些年来的近况。说起已经去世的同学们,很多人都哭了。有的老人公开道谢,还有的甚至公开道歉。“50年了,什么事儿都不该搁在心里。”一位老人说。

    袁广州老人为了这次聚会特意写了一首诗。“当年英俊潇洒的帅男,还是风姿飒爽的靓女,如今都已变成缺了牙齿的‘老东西’……你好哇!我的老同学,我的老玩伴,我的老闺蜜!这些年是怎样过来的,经历了那些风雨?……人生,在光阴的扉页上泛黄;生命在流失的岁月中老去。”

    这次聚会之前,老人们已经用手机建了一个微信群,“现在科技多先进啊,以后我们都会一直在网上联络,这次重逢之后,我们就不会再分开了。这就将是我们不散的聚会。”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邻居老人生病,她和家人轮班侍候
  • 2016/8/1 16:12:08
  • 失智老人,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 2016/7/22 14:05:39
  • 罹癌老军医治愈4000穷乡亲
  • 2016/7/19 19:06:48
  • 八旬老太成了健美明星
  • 2016/7/19 19:04:43
  •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20年
  • 2015/11/6 13:56:05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