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市立足老有所养打造养老保障“新模式”
正文浏览次数:690
村敬老院里,五保老人们在院子里晒着冬日的太阳,悠闲地散步聊天;在家庭遭遇变故,老年人生活陷于困境时,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临时性救助对象送去慰问金;村里的低保户拿着刚刚领到的低保金,也燃起了生活的希望……这一幅幅场景温暖人心。
近年来,蓬莱市秉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不断强化养老保障职能,创新服务管理机制,打造贴心服务普惠全市老年人,一系列举措喜结硕果:全市10家敬老院全部获评国家星级敬老院;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军休工作先进单位”……
“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和参与体育、文化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在蓬莱市万寿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全社区1000多名老人都可以在这享受到个人照顾、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等各种服务。“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白天儿女上班不在身边,自己在家呆着闷得慌,这座‘没围墙’的敬老院,让我们有了‘好去处’。”谈起日间照料中心,社区“资深居民”蒋守汉难掩喜悦。
为让仙境老人安享幸福晚年,蓬莱在硬件建设上不吝投入。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5处、农村幸福院34处,全市养老服务床位达到2700多张,10家敬老院全部被评为国家星级敬老院。不仅如此,还积极鼓励、引导集体和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探索建立介于家庭养老与敬老院养老之间、按企业化运作的老年公寓,引导社会资本480万元,建成紫荆山街道舒怡苑、夕阳红和小门家镇野王村兴和等3处老年公寓。截至目前,全市850名五保对象,集中供养721人,集中供养率稳定在84.3%以上。
硬件改善的同时,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也“刻不容缓”。该市以全国星级敬老院创建为抓手,专业人员靠上服务,加大对敬老院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力度;从提高从业人员工资待遇入手,通过公开招聘,进行为期3至5个月的业务培训,经考核后持证上岗,不断优化从业人员的年龄和知识结构,以确保为老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特别是在老人生病时,护理人员能像亲人一样悉心照料,不厌其烦地为他们端水、送药,让他们感受到心贴心的服务。”说起“管家式”贴心服务,该市紫荆山老人社会福利中心负责人一脸自豪。
(责任编辑:xhcen)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