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养
南京“居家养老”模式将全省推广
        正文浏览次数:715
  2015/1/28 16:18:27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数据显示,去年江苏省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1500万,占总人口比例超过20%。作为省会,南京的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养老”成为参加省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
        将民间养老机构比例提高至50%
    老人年纪大了,不需住到离家很远的养老院,就住在自己家里,饿了有托老所的人送来热乎乎的饭菜,无聊了有人陪着聊天,洗衣、打扫这些事也有专人上门服务。这种“居家养老”模式在南京部分地方已经试行了。省政协委员、省民政厅厅长侯学元昨天在政协小组会议上透露,这种“居家养老”模式将在全省推广。
    据介绍,今年全省将继续推动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的结合,“希望把机构养老富余的设备、场所等向居家养老延伸,一些服务理念也要带到社区中去,帮助社区养老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升。”侯学元向记者举例称,例如机构养老的餐饮设备和团队可以整合为中央厨房,向居家老人提供送餐服务。
    除此之外,江苏省还将加大力度推动公办养老机构的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提升民办养老机构或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的比例。今年目标将民间养老机构比例提高至50%。
    把部分敬老院改建成医疗养老机构
    说起养老院床位紧缺困局,省政协委员高慧说,目前我省养老机构经费主要是政府补贴和资助,政府的财力有限,难以扩大再投入。另一方面,民营企业手上有钱,但投资养老院建设不赚钱,参与积极性不高。
    为此,高慧建议,以政府公共投入为支撑,以政策扶持为导向,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同时,加快推动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大力推进投资主体、投资方式多元化。放宽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准入门槛。
    很多养老机构无法满足老人就医的需求,加上老年人容易生病,医疗难题非常突出。高慧建议加大医疗型养老院的投入,把部分敬老院改建成医疗养老机构,依托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使生活在养老院老人的疾病能得到及时治疗。
    在社区建老年人慢性病护理工作站
    昨天上午,当记者走进省人大代表曾莉的房间时,她刚报完到,正埋头整理自己的建议。“其中一件建议是关于发展老年慢性病护理项目,缓解养老压力的。”曾莉说,据统计,在我国约2/3的老年人有3种以上慢性病,75岁以上老年人近半数因慢性病导致一种以上的功能残疾。“各社区服务中心由于人力和经费限制,不能真正有效地满足慢性病老人的需要。”
   “绝大部分慢性病老人仍然会集中到三级医院,一些病情平缓的慢性病老人甚至长期占用医院的床位和卫生资源。这是因为目前的医保支付是住院费用支付比例高,出院后支付比例低,一些慢性病老人需要的居家护理项目没有被覆盖到。”曾莉说,尽管部分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开展了一些慢性病老人居家护理项目,但由于没有对应的收费项目,这些出诊和服务项目也只能提供给极少数特需人群,不能够在社区或医院推广。
    对此,她建议,将开设的专业慢性病护理服务项目中的糖尿病教育、专科护理出诊以及居家护理等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畴。同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慢性病护理工作站,引进专家进站服务。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邻居老人生病,她和家人轮班侍候
  • 2016/8/1 16:12:08
  • 失智老人,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 2016/7/22 14:05:39
  • 罹癌老军医治愈4000穷乡亲
  • 2016/7/19 19:06:48
  • 八旬老太成了健美明星
  • 2016/7/19 19:04:43
  •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20年
  • 2015/11/6 13:56:05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