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老人沿街卖报15年 成一道风景
        正文浏览次数:93
  2014/12/13 10:22:4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省会富强公园一带的早市上,一位瘦瘦的老人推着一辆旧自行车,一边高声吆喝着“卖报卖报”,一边高举着报纸在人群中穿梭,即使有顾客买报纸的时候,他也不停止口中的吆喝。

 

    他叫王银文,今年66岁,从1996年开始卖报,至今已经15年了。王银文卖报的初衷是补贴家用,如今这项工作已成了他和他的顾客们生活的一部分。

■老人一手扶着车把,一手举着报纸高声吆喝,已成了一道风景

    ■掐着“新闻点”大声吆喝

 

    “不管在哪儿卖报,我都大声吆喝。而且我不像别人,只吆喝某某报。我拿到报纸后要先翻翻,看今天有什么好看的新闻,然后掐着‘新闻点’去吆喝,这就很容易吸引人来买。如果外面(封面和封底)广告多,不好看,我就把里边好看的新闻翻出来,拿在手里给人介绍。”王银文从1996年开始卖报,说起卖报经验来头头是道。

 

    而每当王银文洪亮的吆喝声传来,总有熟悉的顾客从街边的店铺里探出头来,递上五毛钱,然后慢慢翻找他刚刚吆喝过的新闻。

 

    ■卖报老人已成一道风景

 

    在青园小区附近的几条街道打听这位卖报老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

 

    “我们常年看报,但从不订报,都是听到老人的吆喝声,就出去买一份。”在富强大街上开理发店的杜先生说,“这条街上很多人都这样,习惯听着老人的吆喝声看报。”

 

    “老人牙都没了,但嗓门很大,总是笑呵呵的,对人特别热情。”在塔南路从事餐饮生意的陈先生不常看报,但经常买老人的报纸,“有时候就是被他那种精神感染,我就买一份报纸放在店里,供顾客看。”

 

    很多居民表示,他们早已习惯这样一个场景:一位老人,一手扶车把,一手高举报纸,吆喝声几乎不间断。

 

    “这位卖报老人,都成我们这条街上的一道风景了。”塔冢村居民李女士说。

 

    ■“吆喝卖报能让心情很好”

 

    “我妻子没有工作,我单位1998年破产,为了补贴家用,我从企业破产前2年就开始卖报纸。那时候卖一份报纸只能赚5分钱。”王银文说,现在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卖报纸赚钱已经不是目的,但他就是闲不住。

 

    王银文的儿子对父亲常年卖报这件事,说自己也很矛盾,“家里不缺这几个零花钱,我们也劝过他很多次,让他在家休息,可他不愿意。孝顺孝顺,就是以顺为孝。只要老人喜欢的,我们还是愿意支持,只是担心他累着了。”

 

    在外人眼里,王银文很辛苦,每天在大街小巷吆喝卖报,赚的钱还抵不上别人一天收入的零头。但在他看来,卖报的过程却是一种享受。“人老了,也有一些病,但只要吆喝开卖报,就什么疼痛都忘了,心情也好了。如果报纸卖得快,心里甭提多高兴了。”王银文说。

 

    ■文并摄/本报记者秦瑞凤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78岁老人挥毫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
  • 2016/7/21 13:16:09
  • 老人心中的好儿子
  • 2016/7/21 12:55:56
  • 秦皇岛海港区东方明珠城第二社区免费为老人发放黄手环
  • 2016/7/18 12:46:35
  • 承德平泉县为经济困难老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
  • 2016/7/18 12:43:19
  • 民政部: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占比逾16%
  • 2016/7/18 12:34:4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