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唐山迁安古稀老人撰写红色村史
        正文浏览次数:94
  2014/12/13 10:10:5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孙秀莉 王伊明)迁安市建昌营镇郑庄村古稀老人赵润泽,精心撰写村史,记录自己经历过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往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建昌营地处长城脚下,是“冷大” “三抚”两条公路的交汇点,古有“拉不败的建昌营”之称,是沟通长城内外的通衢大道,更是兵家必争之地,郑庄村就位于建昌营镇西。抗日战争时期,仅1942年初到1945年6月,郑庄村就遭受97次日寇的扫荡。郑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敌人进行了殊死战斗,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解放战争时期,由冷口至野鸡坨,是东北野战军进军平津战役的重要干线之一。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九纵队二十七师从河流口入关参加平津战役时遭敌机轰炸,当时牺牲了3位烈士,都埋葬在郑庄村西的庙山烈士陵园。这也许是最小的一座陵园了,没有高大的纪念碑,没有宽阔的纪念园,但赵润泽和他的乡亲们都记得烈士们。 

    每年的清明,赵润泽都忘不了为烈士扫墓。他说,他一个个记得他们的名字:全宗学、李胜春、康文生,“都是二十岁上下的小伙子,不能忘了人家!”老人70岁时,将这段历史撰写为“英雄村史”,其中包括《残酷的讨伐,英勇的抗战》《八路母亲斥敌无言》《欠下血债罪责难逃》《敌阵相逢子弹无情》《铲除日伪虎口拔牙》《趁势北进血洒青龙》等六部分,共5000多字,记录了当年发生在郑庄村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的大事。他说,这段历史不该忘记。为了新中国的成立,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作为晚辈的我们,更应当努力工作,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国家建设得更美好。 

                                                                                      稿源: 唐山劳动日报 编辑: 刘飞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78岁老人挥毫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
  • 2016/7/21 13:16:09
  • 老人心中的好儿子
  • 2016/7/21 12:55:56
  • 唐山六项举措积极推进老龄工作
  • 2016/7/18 12:48:25
  • 秦皇岛海港区东方明珠城第二社区免费为老人发放黄手环
  • 2016/7/18 12:46:35
  • 承德平泉县为经济困难老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
  • 2016/7/18 12:43:19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