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石市空巢、独居老人高达35.1万
        正文浏览次数:103
  2014/12/13 9:29:0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10月16日就是重阳节了,很多老年人都在准备迎接属于自己的节日,但有一些老人则在喜庆的气氛中更加感到孤独。说话没人听,吃饭没人陪,生病没人看,他们中多数是因子女工作、结婚离家之后,独守“空巢”的老人,还有一些离异、老伴儿去世后的独居老人。目前,我市(包括各县市区)共有135万老年人,其中空巢、独居老人有35.1万,占近三成。据了解,他们中不少人感到寂寞孤独。

    现象

    独居老人终日与电视为伴

    王女士在外地工作,前两天回省会看望外婆,准备提前陪老人过重阳节。但王女士发现,外婆居然记不起重阳节是哪天,“以前家里所有人的生日她都记得明明白白。老人家是怎么啦?”

    王女士的外婆今年78岁,膝下有5个儿女,但都在外地工作。自从老伴几年前过世后一直自己居住。王女士说,老人平时也不出门,宅在家里看电视剧。“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要超过12个小时,只要是电视台播过的电视剧她都看过。其实我知道老人自己呆着很寂寞,看电视就是听个响儿。”王女士说。

    每当王女士回家,老人就一直拉着她,滔滔不绝地问这问那。如今看到外婆如此失魂落魄,心疼得王女士直掉泪。她决定和家人商量,轮流照顾老人,经常陪她聊聊天。

    调查

    独居老人普遍感到孤独

    14日下午,记者来到棉三社区,发现小区内随处可见老年人的身影。他们要么在聊天,要么支起一桌麻将,要么三三两两到处走走,不时和熟悉的街坊邻居打着招呼。

  77岁的孙大爷在楼前静默地坐着,偶尔抬起眼睛扫一扫经过的行人,有一搭没一搭和旁边的老哥俩聊上几句。“子女工作忙,自己和老伴住,虽然他们经常来看我,但我感觉还是挺孤独。”

    孙大爷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他每天的活动简单而规律,“早晨遛弯,买菜,看看报纸。然后就是坐着晒太阳,聊天直到晚饭时间,也习惯了。”

    刘大妈坐在小区门口,不时和来往熟人打招呼,声音洪亮:“我和儿子一起住,有个照应。但我知道有的独居老人很可怜,白天有人热闹还凑合,晚上回到家心里空落落的,想睡也睡不着,麻烦得慌。”

    记者随后采访了20位空巢老人,他们表示虽然目前生活单调,但已经习惯了。

    统计

    石市空巢、独居老人高达35.1万

    记者了解到,早在1996年石家庄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提前3年。

    14日,记者从市老龄委了解到,目前我市共有135万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13.87%;其中空巢、独居老人占老人总数的26%,共有35.1万人。“很多老人退休后都感觉有些空虚无聊,特别是空巢、独居老人,更容易产生孤独的感觉。”市老龄委一位工作人员说。

    棉三居委会一位姓郭的工作人员说,该社区有12000人,其中老年人占22%以上,“已经属于老龄社区了,其中有不少孤寡老人。”郭女士说,居委会平时也经常组织敬老爱老活动,为这样的老人献爱心,“其实老人更需要的是一种心灵上的抚慰。”

    据了解,孤独感对于老年人来说是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加以及时疏导,孤独感便慢慢加深,有衍生出精神疾病的可能。

    应对

    老人可以自己寻找乐趣

    和许多老人静坐聊天、聚众打麻将不同,家住棉七宿舍的王春荣大爷退休后顿感孤寂,但他却给自己找了个乐子。他用自己的一双巧手,把人们随意丢弃的空烟盒,制作成一个个精美的工艺品,有精致的笔筒、实用的小箩筐,用王大爷的话说就是,做这些东西既环保,又练手练脑,因此王大爷乐此不疲,感到生活非常充实。

   儿女应尽量多陪陪老人

    “即使工作再忙事情再多,一个月也要挤出时间回家看父母一次。”40多岁的张女士说,她在省会一家银行工作,父母则在郊县跟儿子一家住在一起。“每次回家母亲特别高兴,老人其实特别想孩子,但嘴上不说。”张女士说,每逢天气变化,她总是第一时间提醒父母注意身体。“实在回不去,多打打电话,老人心里也是高兴的。”

    独居老人再婚有益身心

    在传统观念里,老年人丧偶后,应该自己或者跟子女住在一起,不应该再有什么“非分”的念头。但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老年人“独身”有害无益,有些老人极易产生孤独情绪,而严重的孤独心理会影响健康和长寿。如果老年人有勇气再次点燃爱情之火,找个老伴儿共度晚年,对其心理将有积极的调节作用,还有利于身体健康。

    观点

    专家:

    多方关爱空巢、独居老人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主任、河北省心理学会副秘书长牧新义教授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空巢、独居的现象不可避免。

    作为老年人,应该提早有这种意识,做好自我调节。培养一些感兴趣的事,做到老有所乐。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参与社会活动,发挥余热,做到老有所为。

    从社会方面说,居委会和社区委员会,在照顾空巢、独居老年人方面也要承担责任。多组织一些适合老年人的群体娱乐活动,给予这些老人更多的关怀。

    作为老人的子女,不管工作多忙也要常回家看看。多和老人进行沟通,及时了解老人的需求。(燕赵晚报记者谢鑫名 牛家林)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78岁老人挥毫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
  • 2016/7/21 13:16:09
  • 老人心中的好儿子
  • 2016/7/21 12:55:56
  • 秦皇岛海港区东方明珠城第二社区免费为老人发放黄手环
  • 2016/7/18 12:46:35
  • 承德平泉县为经济困难老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
  • 2016/7/18 12:43:19
  • 民政部: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占比逾16%
  • 2016/7/18 12:34:4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