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农民有了养老保障以后
        正文浏览次数:164
  2014/12/13 8:49:31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4月1日,在黄骅市滕庄子乡西胡庄村,92岁的胡学甲老人领到农村基本养老保障金领取证和养老保障金存折。

      前一段时间,黄骅实施了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年满60岁的参保农民每月可享受50元的养老保险待遇。政策一出,农民积极响应,全市327个村,参保人数近10万,参保率几乎100%。这也标志着农民实现了医疗和养老的双保险。农民对政府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对自己的幸福生活充满了希望。对此,笔者也感慨良多。

    抚今追昔,“农民”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一直以来被视为社会的最底层,没有金钱、社会地位和生产资料,受到重重的剥削和压迫……而如今的农民又是何种景象呢?取消了农业税—— — 从此脑子里祛除了四个字“皇粮国税”。这还不行,国家反过来还要给农民钱—— — 粮补、林补、油补、农机补贴、家电下乡补贴……而关乎农民 切 身 最 根 本 的 问题—— — 医疗和养老如今又得到了妥善解决。这一桩桩一件件,是哪一个历史时期能够比肩量力的呢?我们可以大胆地说,中国历史上的农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幸福过。

    以前连想也想不到的,今天就活生生地摆在面前。

    如果说新农合解决了农民的看病问题,那么养老保障制度则是让农民实现了老有所养,解决了后顾之忧。养老保障的实现,对于农村和农民具有深刻的现实和社会意义。

   第一,改变了农民的养老生存模式。

   首先,“养儿防老”是历来中国农民养老归宿最浓缩的涵盖。我们且不论它怎样传导了一个重男轻女的错误思想,单就现实情况来讲,它的确反映了一个状态:年轻时靠体力种田、养家;老了以后依靠后代养活。现如今,农民有了养老金以后,老两口一个月领100元,一年就是1200元。一方面减轻了儿女的赡养负担,一方面能够基本实现独立、自我养老。

    其次,没有养老金,农民生活质量不高。由后代来供养的老人,由于没有经济来源,多数只是维持温饱。除此以外,其他的一些需求基本上很难实现,从而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精神需求。而有了养老金以后,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向来适当拓宽、满足自己的个性要求,提高了生活幸福指数。

   第二,增加了农村的和谐音符和稳定性。

    在农村,由于老人赡养问题而出现婆媳不和、父子反目的情况并不少见。有的家庭因生活拮据,抛弃老人。尽管这是道德尺度的衡量,但都是不够和谐的表现。如果老人自己手里有了钱,处理起来就灵活多了,和谐的砝码也就增加了。

    第三,有利于转变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

   农村人都希望自己有个儿子,原因有三:传递香火;男孩比女孩能干体力活;防老。生个男孩干活撑家,将来还能指望养老,女儿出了嫁就是泼出去的水,老了没人养活。诚然,男孩能干不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基本都是机械化,这种需求越来越淡;说到养老,实际上是“养儿”还是“养女”能够防老并不好说,这其中涉及一个关键因素:“孝”字。对于不孝儿孙,引用一位农民的感慨就是:养儿还不如养兔子。退一步说,就算女儿是泼出去的水,怕老了没人养。那么,现在手里有了养老金,需要什么买什么,女儿到时回家看看,你们还怕什么呢?农民有了养老保障以后,农村一些传统的生活格局和理念必然会被打破并发生深刻久远的变化,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奖代补
  • 2016/8/1 16:09:25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8 16:57:29
  •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 2016/7/26 16:13:47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6 16:12:08
  • 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将展开
  • 2016/7/21 13:19:21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