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昨天、今天和明天
        正文浏览次数:109
  2014/12/13 8:47:3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昨天、今天和明天,对不同年龄的人意义是不同的。
 
  老年人拥有丰富的昨天,这是经验与智慧的财富。几十年世事沧桑、风云变幻尽收眼底,经历过是非颠倒再把被颠倒的是非颠倒过来的反复,哪是正途哪是歧路,哪是陷阱哪是暗礁,悉纳于胸。海外有谚云:一个老人就是一座图书馆。“文革”白热化期间,一位老同志面对百般折磨他的造反派说,你们不要这样,以后我们还会一起工作的。这位老同志经历过延安整风,他有昨天的经验。后来形势的发展证实了他的预见。这位老人就是我曾在他身边工作过的杨西光,三十年前他身为光明日报总编辑,主持发表了开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先河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日子里,人们不止一次提到他的名字。
 
  青年人拥有无限灿烂的明天,对未来满怀憧憬和希望。每个人都是一个未知数,都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当年梅纽因参观上海音乐学院,走过那一排琴房时说,每个窗口后面都可能孕育着一个天才。毛泽东把年轻人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这就说得更透彻了。
 
  对于老年人和青年人都具有重要意义的,是今天。老年人很难计算明天还有多少里程,重要的是过好今天,还有哪些想做该做能做的事,抓紧去做,发挥余热,老有所为;还有哪些想去该去能去的壮丽河山,抓紧去看,发挥余兴,老有所乐,“日既暮而犹烟霞绚烂,岁将晚而更橙桔芳馨。”青年人明天的前程,则是从今天起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万丈高楼平地起,不在今天打下扎实的基础,放弃今天的努力,明天的灿烂辉煌就是空话一句。
 
  老年人和青年人不间断地交接也是在今天。青年人从老年人那里懂得昨天,连接昨天,延续昨天。老年人从青年人那里感受青春,感受明天,感受青出于蓝,也让自己少一点老气横秋。一位老作家担忧80后作家“没有昨天”。担忧不无道理,然而这种状况又是怎么造成的呢?富有昨天的人,又给“没有昨天”的人说了多少做了多少?实际的情形是,一些有丰富昨天的人,也忘记了过去,丧失了对昨天的记忆,不能告诉年轻人一个真实的昨天。年轻人不知道过去了的时代,那是因为没人给他们讲,书上也未给他们写,一篇《包身工》还有人要从教科书上抽掉。这样,你能怪年轻人把昨天看得比火星还要遥远吗?年轻人的写作写出了太空人、地球人,缺失国家民族的认同,也就不足为怪了。有昨天经历的人为什么也会忘了昨天?可能是患了健忘症,染上老化机体易染的退行性病变;可能是不甘寂寞,只爱追逐时尚,与80后们同台争锋;也可能是经不起花花世界的诱惑,背叛了昨天(被处极刑的腐败分子中,有的人昨天也还是颇为辉煌的);还可能是事关昨天的某些领域还比较麻烦,绕着道儿走开最好。当然也有不忘记昨天的人,或者是没机会没地方说事,失去话语权,或者是说了也没人听,时代发展了,大家都在往前看,你那点陈谷子烂芝麻就别自作多情了。昨天是或远或近的历史,精华与糟粕纠结于一体,每个人经历的昨天或是对昨天的什么感兴趣又是不同的,怎么讲说昨天还真不是一件易事。虚无主义地对待昨天不足为训,九斤老太式的眼中只有昨天也不可取。不过,年轻的朋友只要是有心人,从自己的父辈,从自己周围那些默默无闻勤勉敬业的老职工,从那些孜孜不倦为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浇注毕生心血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老人文化老人身上,是不难窥见昨天风景的。

  不忘昨天,才会有更好的明天。(史中兴)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法国或将延迟医生退休年龄至72岁
  • 2015/3/23 9:19:52
  • 卫生部:老人跌倒没人救可能是因不会救
  • 2014/12/13 12:03:11
  • 结婚50年 老人出本书纪念
  • 2014/12/13 12:02:32
  • 20余名百岁老人参保
  • 2014/12/13 11:52:56
  • 武汉一老人守车7年从未丢 编车主特征暗语防盗
  • 2014/12/13 11:52:49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