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让人放心的养老院咋这么难找
        正文浏览次数:117
  2014/12/13 8:38:4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为了更好地照顾92岁的母亲,省会市民万先生把老人送到了养老院,可俩多月换了三家养老院,也没能如愿---让人放心的养老院咋这么难找 本想将老母亲送到养老院安度晚年,没想到不如意的事接二连三,两个多月连换了三家养老院,老人的身体状况比以前也差了很多———日前,省会居民万先生提起母亲在养老院的经历,又气恼又心疼。
 
  大冷天频繁通风的“养老病房”
 
  万先生的老母亲姓商,今年92岁,思维清楚,生活也基本能够自理,只是由于眼疾,视力微弱。此前,商老太太一直由子女和保姆一起侍奉,2007年底,老人提出,要到养老院颐养天年。
 
  为九旬老人找养老院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有的养老院一得知老人的年龄,便表示不愿接收;在一家养老院里,万先生亲眼看到护理人员大声呵斥吞咽困难的老人,便急忙转身离开。经多方打听,万先生为母亲选择了一家医院的“养老病房”。2007年12月13日,商老太太正式入住,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万先生一家陷入了无尽的烦恼之中。
 
  医院离家不远,万先生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去看望母亲,他发现,母亲的房门总是敞开着。数九寒天,冷风嗖嗖地吹到老人身上,入住没几天,商老太太便患上了感冒。万先生找到院方和相关护理人员反映情况,得到的回答是:养老病房每天都要定时通风换气。但“定时”到底定在几时?他看望母亲有时是上午,有时是下午,有时是晚上,每次母亲的房间总是在“通风换气”。后来母亲告诉他,护理人员嫌老人房间的气味不好,直到晚上睡觉前才让关门。另外,入住时,院方承诺护理人员每隔一个半小时巡视一次病房,可是据商老太太反映,她常常两三个小时也见不到人影,暖壶里的热水也经常见底儿,有时连药也喝不成。

  “莫须有”的明细账单 更让万先生和家人忧心的是,名为“养老病房”,老人生病治疗却得不到保证。一天晚上,万先生探望母亲的时候发现老人腹泻了一整天,已经出现轻度脱水症状。他赶忙到值班室找医生,但一直等了两个小时,也没见到值班医生的踪影。幸亏另一位医生临时到医院取东西,才为老人开了些药服下。
 
  在“养老病房”住了两个月,商老太太患了一次感冒,一次腹泻,腰部被冷风吹伤,体重也下降了不少。万先生和家人实在看不下去,决定出院。办理出院手续的时候,万先生被告知,主管人员不在,让他两天后再来。2月22日,万先生再次来到“养老病房”,看着工作人员打出的几米长的费用明细单,万先生十分吃惊———仅入院第一天,各种检查、治疗项目就多达40多个,可是万先生记得,那天只给母亲抽了一管血,做了一个心电图。
 
  最让万先生气愤的是,母亲从来没有吸过氧,可是每天的收费明细上都有12元的吸氧费,69天总计828元!甚至老人出院后的2月20日、21日和22日,还有一些收费项目赫然在列。商老太太日常服用的药物都是子女从其它医院、药店购买的,尽管如此,老人在“养老病房”住了60多天,医院开出的费用明细上,床位费(医保内)、检查费、治疗费总计2800多元。万先生计算了一下,其中近千元是“莫须有”的收费。加上饭费、护理费、床位费(医保外)等2400元,69天时间,医院总计向老人收费5200余元!
 
  人满为患的“模范养老院” 2月19日下午,商老太太离开了令她伤心又伤身的“养老病房”,入住市区一家比较成熟、规模较大的老年公寓。这里的住宿环境、护理水平令老人十分满意,但刚过了两天顺心的日子,问题又来了,这次的起因是“如厕”。因为年事已高,老太太坐马桶感到比较吃力,家人便按照老人的要求,请人焊了一个坐便椅放在床边,使她能舒舒服服地坐在上面如厕,然后由别人将便盆倒掉。这让屋里另外一位年轻些的老太太很有意见。两天后,护理人员和商老太太商量,希望她照顾一下同伴的感受,到卫生间如厕。商老太太一辈子洁身自好,这件事让她的自尊心很受伤害,不管家人如何劝说,也要离开这里。老太太在这家老年公寓住了三天,床位费、护理费、采暖费共花掉204元。
 
  无奈之下,2月21日,万先生又将老人送到原来考察过的一家郊区养老院。一个多月过去了,老人和同伴、护理人员的关系还算和谐。只是这里的护理人员任务太重,一位护理员要照顾十位老人,其中有一半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喂水喂饭、端屎端尿,有时候难免照顾不周。据商老太太反映,护理人员为她整理房间、换洗衣物都不够及时。
 
  在这期间,万先生和家人又考察了几家养老院,其中一家“模范养老院”令他们十分动心———这里不仅收费低廉,软硬件也都不错,遗憾的是人满为患,要想入住还要假以时日。“听说,要进这家养老院还得找关系、走后门,”万先生不无忧虑地说,“不知道我母亲还能不能等到入住‘模范养老院’的那一天。”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养老院炒床,别让我们被“炒”一生
  • 2016/7/21 13:09:27
  • 对高端养老院“唱衰”不如学习
  • 2016/2/1 16:28:12
  • 82岁老人露宿街头 唐山网友苦劝3小时去养老院
  • 2015/12/2 15:56:59
  • 承德营子区三代人亲情接力照顾智障人六十载
  • 2015/12/2 11:22:25
  • 河北孝亲敬老之星办养老院 照顾孤寡老人不要钱
  • 2015/12/2 11:19:38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