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活好,寿命长。我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50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2.8%。在居家养老的基础上,以政府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为示范,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为补充,适应我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城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
去年,市委、市政府将“五保户集中供养”列入农村“医、学、路、水、保、养”六项工程之一,全市实现五保老人集中供养。
自2005年以来,我市投资近1.7亿元,新建、改扩建农村敬老院45所。
目前,全市6548名五保对象已有4883人住进敬老院,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74.6%。三河、香河、大厂、霸州、开发区等县(市、区)五保集中供养率已达到80%。我市的五保集中供养率居全省前列。
敬老院建起来了,五保老人住进去了,如何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让老人享受到吃、穿、住、医、文、娱等全面优质服务?
今年以来,我市在完善敬老院硬件设施的同时,注重强化管理服务水平,在全市开展星级敬老院创建活动。将敬老院按照软硬件指标分设三个星级。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5所三星级敬老院、13所二星级敬老院、5所一星级敬老院。同时,还评出5个优秀院长、15个优秀服务标兵。
今年,河北省政府、省民政厅两次在廊坊召开敬老院建设现场会,并将廊坊经验在全省推广。
对一些不适宜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实行分散供养方式,并落实供养资金,每人每月给予不少于100元的生活补贴。同时,明确联系人和责任人,一般由老人的亲属或村干部担任,定期探视照顾老人,老人有事及时向民政部门上报。
据市老龄委负责人介绍,我市现有60岁以上老人500843人,其中60岁至70岁315788人,70岁至80岁132668人,80岁以上52387人。目前,共有65102人享受养老保险金。 我市潜在老龄人口数量众多,55岁至50岁之间的33420人。我市已日趋步入老龄化社会。
目前,全市百岁以上老人超过30人,且不断增长。对于这些百岁以上老人,民政部门每人每月发放不低于100元的生活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