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今,很多儿女忙着在外奔波、忙碌,只好把父母独自留在家中。
于是,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成为留守在家的“主力军”。但年迈的老人由于健忘,不会使用高科技电器等原因,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火灾隐患。也有不少老人不懂灭火常识,一旦遭遇火灾,着了急,不知如何自救。消防人员表示,随着社会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老人的安全保障问题日益凸现,老人的安全不容忽视。
志愿者向老年人宣传消防知识
由本报策划发起的“宣传消防知识”志愿者活动,于昨日上午9时许在赵庄铁路楼社区再次展开,这次志愿者的活动主题是帮助老年人了解消防常识,减少安全隐患。
听说有志愿者在开展活动,不少赶老年人主动围过来参与。第一位报名成为本报志愿者的张晓晖,首先就“老年人如何进行家庭防火”进行了耐心的讲解。家中电线是否老化、液化气灶和气管是否漏气等,志愿者从各方面解答了如何进行家庭内部的消防安全检查。
“有谁在家使用电热毯吗?”张晓晖提问,结果将近一半的老人都表示正在使用。“那安全使用的时间为多久?”这下现场的老年人给出了不少答案。有说半个小时的,有说一个小时的,还有说一整夜的。面对不一致的答案,张晓晖说:“大爷大妈,今后再使用电热毯,千万不要超过一个小时。超负荷工作容易引燃漆包线,发生火灾。” 河北理工大学爱心启航社的大学生志愿者,昨日也来到了现场,他们每人拿着一本《消防宣传手册》,为老年人逐条讲解其中的内容,听着志愿者的宣传,老人们频频点头。
“志愿者的讲解让我们长了不少知识”
活动中,志愿者还分成小组给老人们讲解消防常识,活动中有很多老人踊跃发言,现场气氛非常活跃。其中有一位名叫余洁的居民,几乎每一次志愿者提问,她都会回答。在回答记者采访时,她表示,以前的消防常识都是在生活中总结积累出来的,也不知道是否正确,现在通过志愿者的讲解才得到了最准确的防灭火方式。
今年78岁的孙硕芝老人独自住在老房子里,平时孩子们工作忙,很少有时间来看她,孙硕芝说:“如果发生火灾,我都不知道怎么逃出去。这个消防知识宣传活动让我很受用。”
参加活动的79岁老人马炳中每次烧水都会往手上拴个小铃铛,生怕自己忘了。“可就这样还是烧坏了好几个水壶和饭锅。有一回直到刺鼻的味传到里屋,我才想起来自己在烧水。”马炳中仔细翻看了《消防宣传手册》,他告诉记者,自己长了不少知识,知道了打火机不能乱丢、阳台厨房不应该安铁网,“尤其是楼道里不能摆放杂物,回去我也要告诉给我的邻居们。”
消防知识竞赛中老人们争相抢答 为了检验老年人对消防常识的掌握程度,活动最后,志愿者们还组织了一次消防知识竞赛。“楼道里发生火灾,出不去门时应该怎么办?”有人说:“报警”,有人说:“把被子弄湿堵住门缝”,还有人说:“往门上泼水”。经过相互补充回答,答案变得更全面、正确。
几轮问答过后,老人们的参与热情越来越高,每次提问,大家都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还有人大声说:“多出几道题,看能不能难住我们。”现场笑声不断。
听说志愿者要去社区为老年人宣传消防知识,唐山市盛农食品有限公司张云桥总经理还特意为参与活动的老人们提供了小礼品。张云桥表示,消除老年人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非常有必要,志愿者就此开展的活动很有意义。
志愿者张晓晖活动过后很有感触,她说很多老年人在用火、用电方面都存在困惑,他们因为记性不好、视力和听力减退,很多时候甚至都不敢去做饭、烧水。“希望儿女们和身边的人,能多照顾他们,多提醒他们。”河北理工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也表示,和爷爷奶奶交流沟通感觉很亲切,希望自己的付出能为他们带去帮助。
活动结束后,赵庄铁路楼社区的老人们都表示,他们愿意担当起全社区的消防义务宣传员,今后多为身边的人讲解消防知识,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
活动花絮
◆抢答中的谦让:此次走进社区的志愿者活动中,有一个消防知识抢答的环节。由于参加活动的人岁数略有差别,所以大部分问题被较为年轻的人抢先回答了。当志愿者再次提出问题后,一位老人忽然举手大声说:“先让老同志回答”。之后,大家把答题机会让给了年长者。
◆有序中的无序:活动中还有一个环节是老人提出自己的消防疑问,由志愿者解答。刚开始活动还很有秩序地进行,渐渐地当问题被提出后,老人们就会自发在一起交流起来。所以活动最后就变成了老人们交流完消防知识后,再由志愿者补充了。 (本报记者:齐雪芳 代晴;实习记者: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