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华彩河北 喜迎十七大-民生篇:上调养老金 百万退休老人展笑颜
正文浏览次数:235
2014/12/11 8:15:41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涨了。从2005年到2007年,我省连续三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目前月平均养老金水平已从2005年的635元提高到900元以上,三年增加三分之一以上。
这也是多年来对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最大幅度的调整。对于我省一百多万退休老人来说,数次的呼唤有了回应,多年的期盼成为现实,心情激动之后,体会到的是政府暖暖的关爱。
逐渐丰厚起来的的退休金,提高了老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悄悄改变着他们的生活习惯。
“2008至2010年,我国将连续三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并继续加大调整幅度。”这个近来从国务院常务会议传出的消息,再一次点燃了老人们的热情,令老人们心中又充满了期待。
腰包鼓了,老人到超市敢花钱了
最近,石家庄市青四社区的退休老人们心里热乎乎的。邻居、朋友见面,隔着老远就打起了招呼:“上月退休金发了多少?”“你工龄长,今年又涨了不少吧!”老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今年养老金调整的话题。
记者在青四社区和老人们聊起了眼下的生活。
69岁的张成泽老人,是一个有40多年工龄的普通工人。他高兴地告诉记者,自己1997年从石家庄市副食二厂退休,当时每月退休金还不到500元。前几天刷卡时发现,自己9月的账户上竟有1064元,养老金这次真是涨了不少。
“我的卡上也有800多元,以前老伴总笑话我工资低,挣的没有花的多,现在他也不说了。”身材胖胖的杨阿姨今年54岁,是石家庄第二经编厂退休职工,一边说话一边爽朗地笑着。
杨阿姨是家里的“财务总管”。全家的每一笔花销都从她手里过,多年已经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每月工资是42元,老伴当时每月46元,那时候每次买东西都得算计,不记账,钱就花不到月底。也多亏那个账本,这么多年过日子我几乎没借过账。”杨阿姨说。
“有了省钱的习惯,心里大致有个数就行。这两年退休金涨了,手头的钱宽裕了,我反倒不敢进超市了。”杨阿姨说,自己好像突然敢花钱了,看到超市里的促销商品,控制不住就买一堆,只要逛一圈100块钱就没了。
逐渐丰厚起来的养老金提高了老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正悄悄改变着老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近来杨阿姨最关注的是“夕阳红旅游团”(旅行社针对老人开发的旅游项目,行程安排都适合老年人),她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像年轻人那样,出门旅游。
“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流行这个,后来日子过得紧张,还要照顾孩子,没有机会出门,现在是有闲有钱,身体还硬朗,正是旅游的好时候。”杨阿姨幸福地笑着。
张成泽老人也有一个计划。他带点神秘地告诉记者,吃穿不愁了,自己还要攒点钱,有机会就换个新房子住。
看到记者惊讶,老人笑着解释,“我的退休金买不起商品房,我是想着等住的房子该拆迁了,再添点钱就能住上新房子了,到时候再好好装修一下。”
今年,为了让企业退休职工按时足额领到调整后的养老金,我省按照退休人员月人均不超过75元、退职人员月人均不超过40元的标准,在8月底前将7、8月份增加的养老金预发到企业退休人员手中。
8月31日出台调待方案后,各市开始按照具体标准多扣少补,将增加的养老金如数发放到每个退休人员手中,目前各市已基本完成调待工作。
按照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要求,10月起,调整后的养老金将按月发放,各市不得发生新的拖欠。
政府出钱,月人均养老金涨到900元以上
一名企业退休干部说,“我们这一代都是吃过苦的人,对生活要求不高,给企业退休职工涨工资,我更看重的不是涨了多少钱,而是政府在差距面前,连续六年提高养老金的积极有为,让人感到心里暖暖的。”
全国人大代表白俊杰将这一举措称为“德政”。他说,企业离退休人员当年曾用他们的低工资、低收入支撑着整个国家的财政。两个人同样大学毕业或军队转业,一个分到企业,一个分到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后待遇差距相当大,这是一种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在国家财力总体好转的情况下,实施此项德政是非常得民心的。
事实上,近年来,“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偏低,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收入差距较大”,已成为劳动保障部门来信来访反映第一位的问题。每年“两会”期间都有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此提出议案、提案。
省十届人大代表、石家庄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肖力也十分关注这个问题,她曾以纺织系统为例,调查了这一现象。她说,形成这样的差距不是个人劳动的差别,而是制度体制的原因,政府应该尽快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我提出这个建议时,得到了很多人大代表的支持,他们都认为,这是构建和谐社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代表们都主动在建议人一栏中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肖力代表回忆2005年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建议的情景。
“其实在我之前,已经有很多人大代表提出过相关建议,我很欣慰我的建议有了明确的答复。”肖力代表记得很清楚,以往政府对代表的建议都是书面形式答复,唯独这一次,省劳动保障厅特意派人当面给予答复,因此她也较早地获悉,政府将从2005至2007年,连续三年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决定。
肖力认为,这不仅反映了政府充分听取了人大代表的意见,还体现了国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需要,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秩序的重大决策。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闫新生表示,为了让每个退休人员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调待方案坚持以普惠为主、适当向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退休科技人员以及退休早、基本养老金偏低等人员倾斜。
调整的水平是根据工资增长、物价、养老保险基金和财政承受能力等情况,以当地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和上年度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的一定比例确定。
在确定今年的调整幅度时,省政府于8月24日召开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要在遵守国家规定原则的前提下,力求增加的幅度再大一些,解决的问题再多一些,尽力缓和我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偏低的矛盾。
根据省政府常务会议精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坚持“从宽、就高”的原则,经反复权衡比较,最终确定的方案总体调整水平预计达到月人均110元以上。经过三年连调,我省人均增长在300元左右,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900元以上。
连调之后,期待“调整机制”
在我省的调待方案出台后,肖力代表再次向部分企业退休人员了解情况。
“工资涨了他们都很高兴,拿到增加的退休金非常激动,但仍有部分人群对调待方案和上涨幅度不太满意。”肖力代表说。
她建议,政府应该为企业退休职工建立一个正常的涨工资机制。
闫新生副厅长表示,政府已经注意到,三年连调,虽然较大幅度地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水平,但目前他们的收入水平仍然比较低,仍然需要继续加大调整步伐,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因此国务院最近决定,今后三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且提高幅度高于前三年。
他同时表示,由于企业退休人员人数多、总量大、基金和财政能力有限,不可能一次性地将十几年来逐步形成的矛盾和问题全部化解,必须兼顾基金承受能力和财政负担能力,积极稳妥地逐步解决。
关于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话题,闫新生表示,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分为两个分配阶段(两种分配形式):第一阶段是职工退休时按照一定条件和因素计算的养老金,是劳动者经过几十年劳动、工作后得到的权益保障;第二阶段是退休后每年根据物价指数的变动以及在岗职工工资增长情况对养老金的调整。
我国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的计发办法,历经几次大的改革和调整,目前已经形成了与缴费(含视同缴费)年限长短、缴费基数高低、个人账户储存量、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等因素挂钩的基本统一的办法。但是,多年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却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则和成熟的模式,更没有建立起正常的调整机制,从而造成调待工作涉及的矛盾比较突出,问题也比较多。
“连续两次的‘三年连调’政策可以有效解决或缓解一些突出矛盾,为今后加快改革、完善制度、建立养老金正常增长的长效机制创造更好的环境。”闫新生认为。
目前,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正在重点了解调待倾斜照顾对象的具体情况,掌握其人数、月人均调整标准、调整前后养老金水平等。同时了解企业管理人员、中级职称人员、企业退休军转干部、高龄退休人员等各类企业退休人员的具体情况;了解社会各方面对调待的意见和反映,为2008年至2010年的“三年连调”提出对策建议。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要求,通过今年的调待,劳动保障部门要完善我省退休人员数据库建设,为各类人员加上标识,以便准确掌握和分析各类人员的具体情况。
我省还将适时召开研讨会,从养老保险待遇的分配原则和性质出发,综合考虑养老金的工资替代率、缴费年限(工龄)、缴费基数、计发办法、物价指数、职工平均工资、基金承受能力等因素,从理论上、政策上、操作上探索养老金调整的规则和方法,努力制定注重公平、兼顾效率,有利于促进参保、促进缴费的科学合理的养老金调整办法,为以后建立正常调整机制、规范有关法律法规做准备。
对于广大百姓来说,连调之后,可以期待的是,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将逐步建立和完善。
◎相关数字
据统计,到2006年底,我省企业退休人员总数为1645423人,人均缴费年限为31.97年。预计2007年全省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94亿元,其中全省月调待支出1.4亿元,上半年支出8.4亿元。由于我省确定的调待方案把握了“从宽、就高”的原则,加上调待“翘尾”因素,调整结果将比原计划有一定幅度的提高。预计2007年(前6个月)将超出原计划3.06亿元。
据测算,我省需照顾的特殊群体为59万人,占退休人数的35.8%,按我省的调待方案,月需资金2461万元。
◎相关链接
◎养老保险参保率63%
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是覆盖面最广、基金规模最大、社会最为关注的险种。2006年我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63%左右,其中城镇国有、集体企业职工基本实现了全覆盖,私营个体、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20%左右。今年以来,我省加大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力度,1-7月净增参保16.5万人,当期基金收入达到135.5亿元,增幅居全国前列。
◎我省社会保险待遇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2002年—2006年有106.5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享受了基本生活保障待遇,参保的企业离退休人员从134.1万人增加到167.8万人,养老金的发放额从95.2亿元增加到172.8亿元。
◎2004年起,历时一年多,我省筹资8.5亿元,将企业拖欠的养老金全部补发到位,涉及19.1万人,成为较早解决这一问题的8个省份之一,此举深受广大离退休人员的赞誉。
◎2005年、2006年,我省连续两次调整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07年6月底,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859元,比2002年增加251元。2007年调整后预计月人均可增加130元左右。今后三年还将进一步调整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
◎百姓原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给企业退休人员上调养老金,是政府送给老人们的一块实实在在的蛋糕,一份热乎乎的关爱。———石家庄市中学教师李娜
企业退休人员,当年出力流汗,为国家经济发展作贡献,现在顾全大局,支撑着社会稳定,“饮水不忘挖井人”,国家和社会都不应忘记他们。这次养老金上调和今后三年连续上调,值得肯定。———保定市某公司会计师肖慧芳
每月的工资涨了,以前留心看着超市的海报,等搞活动的时候很早就去,排队买鸡蛋、排队买米,现在有时候闲着没事我也去排队,不想去的时候就不去了,就觉着多花个十块八块的也无所谓。———石家庄市棉五退休职工马师傅
三年我的退休金每年涨了300多元,我们年纪大了,也没什么花销,日常过日子每天多了10多块钱,手头宽松了很多。———石家庄饭店退休职工吕国英(王丽) 来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xhcen)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