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居家养老新模式 早上把老人送来晚上再接回家
        正文浏览次数:584
  2014/12/11 0:17:2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老年人的“幼儿园”,该怎么叫呢?近日,金庄社区托老站装修完毕,昨日记者探营这个老人可以白天在这里活动、晚上回家的新型居家养老场所,发现这是我市继居家养老以来创新的又一种养老方式。
 
  那它该叫什么呢,托老所,有点暮气吧!金水区想听全市的意见,如果您有好 名字,请打晚报热线67659999。
 
  金水区创养老新模式

  老人白天集体活动晚上回家
 
  近日,这个坐落在金水区祭城路街道办事处金庄小区的托老站装修完毕,正准备月底开门迎接老人入住。
 
  室内不仅有活动室、阅览室、办公室,还有厨房、供老人休息的标准间,放置着液晶电视、空调、自动饮水机、为身体不便老人购置的轮椅。工作人员还考虑到为老年人购买常用药品。在足以容纳20人就餐的厨房里,设施齐备,工作人员讲:“我们将根据老年人的口味,另设菜谱和菜单,努力做到让每位老年人都吃得舒舒服服。”
 
  图书室内放有4个装满书籍的大柜子,托老站外的场地上,还安装了适合老年人的健身器材。
 
  托老站建设标准真细

  休息室几张椅子都有规定
 
  据金水区社区服务中心张福敏主任介绍,托老站有个统一详细的标准:整体面积要在200平方米以上,楼层必须3层以下,超过3层要有电梯;有能同时容纳不少于20位老人就餐的餐厅、活动室,棋牌桌不能少于2张,麻将、扑克、象棋、围棋齐全,适合老年人健身的室内运动器材不少于5件,休息室休息躺椅不少于5张,要配置电视机、茶水柜、报架、储药柜、衣架;图书阅览室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书柜里适合老人阅读的期刊不少于3种、图书不少于300册,要配置书桌、椅子、茶水柜、报架、衣架;厨房里要求消毒柜、冰箱、储藏柜等厨具齐全,餐具不少于30人份;卫生间要有洗衣机、洗手盆、老年专用坐便器。
 
  已建成3座托老站
 
  年底前要建成14座
 
  目前金水区已确定14处建设托老站地址,其中祭城路办事处、凤凰台办事处、北林路办事处3处已完成装修,7月底祭城路办事处的托老站即可投入使用。正在施工的有6处,分别在花园路、人民路、东风路、经八路、南阳路、南阳新村办事处辖区。正在规划建设的有3处,大石桥办事处、丰产路办事处和未来路办事处。而杜岭街、文化路两处正在协商选址。今年年底,这14处托老站都将可以投入使用。
 
  “3到5年内,条件成熟的小区都要建,金水区的100多个社区基本上每个至少会建一个。”张福敏说,“形成运转协调、服务高效、能满足社区老年人多样化服务需求的新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新型养老先照顾特殊老人
 
  普及还要一步一步来
 
  这么方便,那么是不是每位老人都可以去呢?据介绍,社区托老站养老服务的要求是辖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服务分为“无偿服务”、“低偿服务”和“有偿服务”。“无偿服务”是指免费为具有金水区户籍、70岁以上分散供养没有固定住所,没有经济来源,没有法定赡养人的“三无”老人服务。“低偿服务”是为有金水区户籍、70岁以上享受“低保”且身边无子女照顾的老人。“有偿服务”是为居住在金水区、60岁以上且生活需要照料的空巢或独居老人。
 
  “先重点保障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老人,再逐步惠及全体老年人。”张福敏说。  
 
  托老费每月暂定300元
 
  包两顿饭 不来还管退
 
  每个托老站的管理人员,由社区负责人兼任,负责托老站的日常管理、服务对象审核、财务等工作。设专职服务员2~3名,负责做饭、打扫卫生、基本护理等工作。专职服务人员主要从本社区“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和低保未就业人员及下岗失业人员中招聘。

  一个老人送到托老站要花多少钱?张福敏算了一笔账,他说,托老站都是成本式服务,一般按照一位老人一天在托老站里用两顿餐,平均一顿饭5元,一个月按30天算下来,也就是300元左右。“费用会随着物价的涨跌而调整,如果有几天老人没过去,费用还将退给个人。”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奖代补
  • 2016/8/1 16:09:25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8 16:57:29
  •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 2016/7/26 16:13:47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6 16:12:08
  • 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将展开
  • 2016/7/21 13:19:21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