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12”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汶川县罗圈湾61岁的老人贾开富历经3天,从深山沟中带出了5人。
被困沟里
地震发生时,正在山沟放羊的贾开富老人被震晕了过去。等他醒来时,整个山沟已面目全非,松散的土层和石块伴随着余震,还不时凶猛地袭来。堵塞的溪流、深埋的梯级电站、横尸的山羊……让老人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惊恐的贾开富拖着沉重的双腿准备沿沟出山,没走几步,遇到了其他11位幸存者。山还在垮,大家欲进不能。
怎么办?大家凑在一起,面对死亡的威胁,六神无主。这时,贾开富开口了:“大家镇静些,天也快黑了,这里稍微好一些,我们就呆在这里,等明天再说下一步。”
争取一线生机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被清凉的山风吹醒,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望着贾开富。看着那无助的、渴求的眼神,贾开富暗暗提醒自己:我不能倒,我一定要坚强,不然,都会垮的。
颇有山里生活经验的贾开富大声说:“大家不能沿山沟走,看不到前后左右,很危险。一定要爬上山梁,沿着山梁朝岷江方向逃,地震这么凶,都汶路肯定没了。”
老人的话不无道理,大地震后,山河改变,这时只有岷江才是最忠实的参照物、最准确的定位标。贾开富继续安排:“我们分成两路,我带5人,贾正全带5人,大家一定要团结,不能走散,危险路段要分开走,遇到垮塌不能慌,要躲在大石头后面,要抱着头趴下,要边走边观察四周情况……”
生与死的三天
虽然原地就可以顺着垮塌的山坡爬到山顶,但频频余震,随时有飞石和垮方。一行人心惊胆战,总算顺利爬上一个制高点,脚下3道蜿蜒的山梁伸向远方。
每道山梁的两侧都垮塌了,走哪道才对呢?凭着依稀的记忆,贾开富选择了其中一道山梁。太悬了,有的地方两边垮得只剩下岩石了,大家只能慢慢地手脚并用,一点一点地向前爬,呼呼的风在耳边刮过,时常还能听到谷底传来垮塌的声音。贾开富爬在前面,不时鼓励大家:“抓紧坚固的石棱,使劲爬。”
过了这关,仍没有希望。有小两口顶不住了,不顾老人劝阻,疯一样地向一处看似安全的低洼地带奔去。老人急了,冲上去劝阻了他们,肯定地说:“相信我,我能带你们出去。”
第三天的太阳升起后,贾开富再次鼓励大家:“快了,我们快出去了,下面正煮好吃的等着我们,加把油。”爬过一段山崖,大家饿极了,筋疲力尽,真的不想动了。“看!岷江,好像下边就是罗圈湾,还有炊烟,快!快!就这么一点路了”,老人欢叫着。
只有10分钟的路段,却充满了危险,不管死活,必须跑下去!一行人不顾一切向下冲,石块打在身上、脚上、手上,总算平安到达山下。
痛失5位亲人
经历3天的生死历程,贾开富带着5名同伴到了罗圈湾,看到的是村里房屋全部夷为平地。他家里只剩下他和孙女贾学颖、孙儿贾学武3人了,其他5人全部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