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空巢老人在都市中屡见不鲜,而今空巢现象却渐渐逼近了汕头中年人———孩子在外工作、求学,甚至子女读中学阶段就开始内宿,夫妻俩从三口之家一下子回到了“两人世界”,多年来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早已消磨了往日谈恋爱时的激情澎湃,没有孩子欢乐喧闹的声音,家变得安静;不用再每日操心孩子的上学读书,日子一下子变得清闲;不再围绕孩子成长的话题冲突或妥协,夫妻俩突然觉得话题少了。“我们是提前进入了老年生活”,一位中年人自嘲的话代表了汕头不少空巢中年人的生活。 用音乐冲淡离愁别绪 据《汕头特区晚报》报道,余老师夫妇俩空巢的“历史”已有7年左右,早在孩子读初中的时候,他俩就把孩子送到了上海学习音乐,学有所成的女儿又在一年多前远赴美国深造。就在孩子读幼儿园、小学阶段,余老师和身边的许多朋友和同事一样,也是整天围着孩子转,孩子一离开时,两人的生活轻松了许多。同是教育战线的人,夫妻两个一头扎进了教学中。闲暇时光,两人有共同的爱好———音乐,丈夫更是吹拉弹唱都能来一手,虽不精湛也能自娱自乐,晚上和周末时光,余老师的家里总是传出古典音乐的悠悠乐韵,两人最喜欢的是巴赫的音乐。余老师说:“家务事其实是非常无聊的,但是伴着音乐干家务,却一点都不觉得烦闷。”
除了听音乐,夫妻俩节假日还偶尔到石爬山、到亲戚家串门,日子虽平淡却也从容。每周他们会和远在美国的女儿通过电子邮件交流,女儿也会打电话回家,余老师说,“想念孩子那是不用说的,人之常情。但是女儿自小就能吃苦,这一点我很放心。而且,现在通讯工具这么发达,通过摄像头,女儿的形象清晰可见,就像在身边一样。”女儿在电话里与父母更多的话题是围绕着音乐进行的,有了这个媒介,余老师和孩子间的离愁别绪被冲淡了,更多的是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健身房里打发日子 这是健身房里最常见的场景,三五成群的中年妇女围坐在一起,冲功夫茶,各人带去一点小吃,边吃喝边聊天,于是市井趣闻、家长里短、养生美容的信息便得到充分交流。她们是空巢的居家主妇,孩子早已在外读书或工作,丈夫却还在为财富忙碌,她们便显得形单影只。早过了青春窈窕的时期,她们当然不奢望身材再像少女般轻盈,但她们却是健身房里最积极的一群。下岗在家陈姐就是其中的一个。“来健身房,我们的日子才容易过些,”陈姐很坦率地说。
陈姐的丈夫做生意,经常在外忙碌,两人见面的时间不多,以往,母女俩出入成双,到朋友家串门、逛街买东西,陈姐都带着女儿。每天,送孩子上学后,陈姐就到市场买菜,她总是费尽心机变着法子做不同的菜式让女儿吃得饱吃得好。围着锅碗瓢盆转,陈姐的生活过得挺充实。一年多前,女儿考上了外地的大学,这一下,陈姐的空闲时间突然多了起来,多得让她不知道怎么打发。在朋友的撺掇下,她经常上麻将台撮一把,有时候兴头一来竟然通宵不睡。就算这样她还是觉得很无聊,又来到了健身房。每天上午睡到十点多,她就到健身房“报到”,锻炼的时间不长,更多的时间是消磨在喝茶聊天中,在这里,她找到了许多和她一样的姐妹。
心理专家:调整自己面对空巢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学副教授杜玫认为,在“一孩化”的国策下,中年人迎来空巢是都市家庭生活的必然趋势。而恰恰在空巢期,不论是中年男人或中年女人又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脱胎换骨的时期——更年期。如果在这一时期不能调整自己,未来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及生活质量都会受到影响。
杜教授建议,进入空巢期的中年人要认识到空巢的必然性,这是每个家庭都必须经历的。空巢是家庭进入新形态的开始,只有接受了才能正确面对。
很多母亲过去除了工作,绝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孩子的身上,一旦孩子不在身边,会突然感觉到富余的精力无法释放,甚至找不到自己,加上进入更年期,带来了生理和心理的紊乱,很容易导致身心消极,这时候,重新树立人生支点,找回自我、树立自信就非常重要。
对进入空巢期的中年人,首先要避免消极情绪的暗示,如焦虑不安、担心未来等等,一旦出现这种负面情绪,除了对自己进行积极暗示外,还要找亲戚朋友交流或找到其他途径,把这种负面情绪释放出来,不能任由自己沉溺在这种消极情绪中,这只会更加销蚀身心。
对于中年女性来说,可以增加自己生活的内容,比如二次创业,或健身、娱乐、亲近大自然等;或拾回自己的爱好,比如画画、阅读、听音乐等,有了丰富的精神生活,人就会有更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