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孝敬父母 点滴做起(二)
        正文浏览次数:327
  2014/12/11 0:15:3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五、小学生循序渐进孝敬父母

   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无孝敬父母的美德,其实质是一个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在家里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到学校里才会关心同学,尊敬老师。石家庄市正东路小学赵兰英校长介绍,小学生在对孝敬的认识和行为方面,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孝敬的内容应该有所不同,每个小学生都应该将孝敬意识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低年级:不给父母添乱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虽然大家对孝敬的涵义仍认识不太清,但应该知道: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虑,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并且把这些要求变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日常小事中表现出一片孝心。比如,在父母工作的时候,不吵不闹,不打扰父母工作和学习;父母休息的时候,走路要轻,说话要低,不妨碍父母的休息;在父母教育的时候,要认真听取,虚心接受父母的意见,听从父母教育;在吃东西的时候,要把好的东西先给父母吃,让父母高兴;离家外出、上学或放学回家应向父母打招呼。

  ☆中年级:给父母制造惊喜

   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孝敬的内容就更丰富一些了。比如,生活上要节俭,不向父母提出过分要求;要了解父母、关心父母、尊重父母,不要惹父母生气,不要顶撞父母,不独占独享,不攀比享受;记住父母的生日,父母过生日或过母亲节、父亲节时,能给父母送上一件有意义的小礼物,并真诚地祝贺;学习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功学习,努力向上,经常取得进步,给父母惊喜。

  ☆高年级:关心父母健康

   高年级学生已经是十几岁的大孩子了,应该更深刻地感受到父母为自己所付出的心血,努力回报他们。如在关心家长方面,应该养成习惯,每天问候下班回家的父母亲,当父母劳累时,主动帮助或请父母休息一下;当父母外出时,提醒他们是否遗忘东西并注意天气变化;当父母有病时,主动照顾父母,多说宽慰话,替他们接待客人等。与此同时,要努力让父母放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上自理,学习上自立,少让父母操心;当父母不在家,而你又要外出时,应打电话或写留言条告知父母你的去向和回家时间,以免父母担心。品德方面,要诚实待人,杜绝撒谎的行为,不在外面做违犯纪律的事。

  ☆每个阶段都应承担家务

   赵校长认为,小学生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不但有利于养成做家务的好习惯,也有利于小学生不断增强孝敬父母的观念———“父母养育了我,我应为他们多做事。”小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年龄、能力、学习情况合理做一些家务,比如倒垃圾一项,一、二年级的学生可将垃圾倒掉,三、四年级的学生除了倒垃圾外,应该重新套上新的垃圾袋,五、六年级的学生除了倒垃圾外,还要清扫屋内垃圾。

  六、中学生孝敬父母要有责任意识

 
  中学生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在成长的每个阶段,大家都享受着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那么,中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回报父母,让父母欣慰呢?石家庄市第十中学教育处副主任杜鹃认为,中学生孝敬父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承担家务

   中学生应该有一种责任意识,把做家务当成自己的义务,因为自己是家里的一分子,做家务是理所应当的。中学生应“自己的事自己干”,生活自理;长期分担家庭的一两项劳动。

  ☆生活节俭

   不摆阔气,不乱花钱,不向父母提出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要求。有的中学生沾染了社会上讲排场、攀比的不良风气,比如过生日要邀请一些同学到家里或饭馆、酒楼庆祝,被邀请的同学往往都送一份礼物,礼尚往来……其实这些钱都是家长辛苦工作得来的,这样做只会加重父母的经济负担。
 
  ☆听取父母意见

   中学生尚未成年,缺少社会生活经验,许多事情需要听从父母的意见和教导。中学生应该经常主动把自己的生活、学习、思想情况告诉父母,让父母随时都了解自己,这样不仅父母可以给自己及时的指点、帮助,而且还可避免家长对自己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同学往往不尊重父母的意见和教导,许多个人的事情向家长保密,家长询问时采取回避态度,家长教导时又嫌家长“唠叨”,表现出很不耐烦的样子,结果使家长不知如何是好。
 
  中学生应该做到:1、虚心听取长辈的教导,并认真按长辈的教导去做;2、长辈批评时不顶撞,不任性;3、和父母有分歧时,要心平气和,不要以自我为中心;4、提出要求时,父母没答应,不许耍横、任性。
 
  ☆努力学习

   很多家长最盼望的就是孩子学习好,这一要求虽然有些片面,但中学生应该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在学习方面,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努力学习,不辜负家长的期望;主动向家长汇报学习情况和思想情况,不隐瞒学习成绩;遵守学校纪律,不让家长操心。

  ☆关心父母


  中学生应该关注父母的情绪、神态、身体方面的变化,对父母的情绪、兴趣等有所了解。如果条件允许,中学生应该到父母工作的地方,了解父母的工作状态,体验父母的艰辛。父母累了时要热心照顾,父母生病时要主动端水送药,耐心照料,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关心与回报。
 
  七、孝敬父母从改变自身开始

  本报“孝敬父母,点滴做起”系列报道刊登以来,收到了许多同学的反馈信息:有的同学在报道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检讨自己的种种不孝敬行为;有的同学在了解了父母工作、生活的艰辛后,后悔自己曾经的任性、贪玩……以下是两名中学生的来信,他们虽然也曾经有过不孝敬父母的行为,但现在都读懂了父母的艰辛。希望更多的同学像他们一样,在理解的基础上,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关心父母,孝敬父母。
 
  ☆“我也曾嫌弃父母”

   高中生林立平(化名)在信中诉说了她和父母的故事:我是一名从农村考到市里来的高中生,看到你们的报道后,我感同身受,因为我也曾嫌弃父母。上初中后,我逐渐感觉父母给我提供的条件太寒酸了,不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的都不能让我满意。我通常一年都买不了两件新衣服,冬天的棉衣一穿就是两三年,平时连个漂亮的日记本都舍不得买。每次看到别的同学穿上新衣服,背上新书包,都特别羡慕。
 
  到市里上高中后,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因为生活的贫困,我感觉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很大,有的同学过生日,请大家吃饭,我因为没钱买礼物,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辞,我觉得自己在同学们中间有些抬不起头来,心里暗暗地埋怨父母无能,没有能力给我创造好的条件。
 
  前几天,看到报纸上的报道后,我开始反思:其实父母为我付出了很多———父亲前几年得了脑血栓,虽然生活可以自理,但基本上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一个人起早贪黑种地、养家。父亲为了减少开支,身体不舒服很少去医院,医生给开的药有时都舍不得吃。初中毕业后,很多家长都送孩子到工厂里打工,他们却把我送进了高中。然而,我却伤了他们的心。刚上高中的时候,妈妈不放心到学校来看我,给我煮了很多鸡蛋,我觉得她给我带的东西实在寒酸,就让她拿回去了,现在想想我真是后悔。我想以后我会以更好的成绩来回报父母。

  ☆“我再也不去网吧了”

   宋强(化名)是省会初二年级的学生。他在信中说,以前经常和同学们去网吧玩游戏,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了解了妈妈工作的艰难,下决心再也不乱花钱,不再让妈妈操心了。
 
  “妈妈在某菜市场的一个角落里摆了一个摊位,给别人缝制服装,顺带卖点布料。上周日,爸爸去进货,我陪妈妈出摊,帮她把布料、缝纫机一样样摆放整齐,成匹的布料很沉,我和妈妈一起抬都有些吃力。顾客有的是拿着布料来做衣服,妈妈赔着笑脸给他们量好尺寸,保证尽快做好;有的现买现做,妈妈就耐着性子给他们介绍每种布料的特点;还有的来拿已经做好的衣服,要求非常苛刻,总能挑出些问题。有一个老太太特别挑剔,做了一条裤子,一会儿说裤腿儿宽了,一会儿又说裤缝儿没有熨直,让妈妈重新返工,老人态度特别不好,妈妈还要和颜悦色地给她修改,后来又免费赠了她几个扣子。忙碌了一个多小时,妈妈只挣了10块钱。中午一点多,妈妈才腾出空吃了两个包子,然后又接着干活了。”
 
  宋强在信中介绍,妈妈就这样忙忙碌碌,一天才挣30多块钱,而他去一次网吧至少要花5块钱,“每一分钱都是妈妈的血汗钱,我以后再也不去网吧了。今后我要好好学习,孝敬父母,长大后争取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马利)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石家庄89岁退休教师卖报纸帮子女 小学生帮忙一起卖
  • 2015/10/10 10:06:30
  • 石家庄“文艺范儿”大妈创作上千首打油诗记录生活点滴
  • 2015/8/6 16:48:30
  • 外地老人迷路 石家庄小学生老师民警爱心接力找家
  • 2015/4/1 10:31:51
  • 周本顺:尊重老同志爱护老同志学习老同志
  • 2015/2/12 11:27:34
  • 七旬老人捐书200册给小学生
  • 2014/12/13 11:39:33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