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二OO七年工作要点
正文浏览次数:737
2014/12/11 0:14:25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2007年,全省老龄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落实第二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贯彻《河北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实现“六个老有”的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统筹安排,精心谋划,狠抓落实,把全省老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认真筹备召开河北省老龄工作会议。传达全国老龄委第九次全会精神,表彰先进典型,总结经验教训,明确老龄工作目标任务,研究制定涉老政策法规,确立老龄事业发展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的通知》精神,推动全省老龄工作的健康发展。组织召开全省老龄办主任会议,传达全国老龄办和省老龄委关于做好老龄工作的指示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确保年度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组织对全国和省级老龄工作先进县(市、区)和先进单位进行抽查,进一步发现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推动全省老龄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大力加强老年维权工作。在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尊老爱老和孝亲敬老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法规建设,协调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内司委开展《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立法调研,力争早日通过并颁布实施。组织对全省各地贯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河北省老年人优待办法》进行督导检查,促进优待政策特别是“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这一条款的全面落实,真正使老年人受益。对老年人法律援助机构及开展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充分发挥“老年维权示范岗”的表率作用,为老年人提供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进一步加强老年人来信来访工作,特别要加大侵犯老年人权益信访件的调协、督办力度,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三、积极推进农村老龄工作。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涉老问题,切实加强对农村基层老龄工作的指导。进一步加强农村老龄工作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农村老年人协会,制定完善农村老年人协会管理办法,充分发挥老年人协会在基层民主自治、老年维权、调解家庭纠纷和赡养矛盾、开展老年文化活动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土地保障养老的基础作用,进一步推广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工作,明确赡养责任,巩固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密切协同有关部门,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切实解决农村贫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组织开展“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为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提供参考和依据。
四、推进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认真贯彻《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认真总结推广秦皇岛海港区“居家养老”的模式和经验,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发展,并做好全国居家养老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的组织上报工作。按照全国老龄办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启动“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和示范工作。
五、切实加强老龄宣传工作。筹建并开通“河北老龄网”,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组织拍摄 “河北省孝亲敬老在行动”电视专题片,宣传尊老敬老的先进典型,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重阳节”期间组织举办“河北省亲情敬老歌唱大赛”,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继续编办《河北老龄工作简报》,沟通各地信息,总结成功经验,指导工作开展。
六、进一步加强各级老龄办建设。检查督导《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的通知》的落实,健全市、县两级老龄工作干部队伍,落实各级老龄工作经费和老龄事业发展经费。在此基础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要求,以能力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高老龄工作干部队伍的综合协调能力、学习研究能力和组织指导工作能力。组织举办“河北省第五期老龄工作干部培训班”和“河北省老龄干部涉老政策法规知识竞赛”,提高老龄工作干部依法履行职责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讲奉献的老龄工作干部队伍。
此外,继续开展敬老爱老主题教育活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贯彻全国“银龄行动”经验交流会精神,继续开展省内“银龄行动”,为“老有所为”搭建平台。做好老龄事业统计工作,充分运用统计数据反应老年人口、老龄工作的动态发展现状,提升对老龄工作的影响力。
(责任编辑:xhcen)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