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北京市民为医保实名制建言 解决老人取药难
        正文浏览次数:860
  2014/12/11 0:13:1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市民献策

  提高社区医疗条件

  入户调查认定病情 “蓝本”瘦身变卡片

  今年7月1日起,本市开始实行参保人员门诊就医实名制,参保市民到定点医院看病时,必须拿着贴有“条形码”的《北京市医疗保险手册》,经确认身份后才能获取医保处方及票据,否则将不能享受医保待遇。这一政策将有效杜绝“一人参保全家看病”、“假票据骗取医疗保险基金”等现象,但附带问题也随之产生,新政策给参保市民带来一些不便,尤其是因各种客观原因不能亲自开药的病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开药难”。市民为此提出建议,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对政策有所调整。
 
  医务人员感言 “每劝走一个代开药的老年人,我心里都很难受”
 
  一位在北京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工作的护士致电本报,她希望呼吁相关部门想一个办法,在不违背政策的前提下,让那些上了年纪行动不便的病人按时拿到药,别让他们的药断了顿儿。
 
  李女士当了几十年的护士,现在在内分泌科门诊的分诊台工作。她说,自从新政策出台之后,分诊台就多了一项任务———劝走来代开药的人。李女士说,自从7月1日实施了医保实名制就诊后,凡是来开药的人,护士们都要先问一句:“您是自己用药还是给别人开?”他们把最新的政策都贴在楼道的墙上,有的老人还不知道,有的老人知道,但是因为实在有困难,还是希望我们体谅他们的难处,给他们通融一下。“最怕看到拄着拐棍、颤颤巍巍的老人,很多是给老伴开药的,都是我们的老病人,认识好几年了,我们都知道家里的那个躺在床上动不了,可是没办法,我们得按政府的规定办事。”她说,“上岁数的人这么热的天,我们每劝走一个老人,心里都觉得特别不合适,有时遇到年轻人,尤其是火气壮的男同志,就跟我们嚷嚷,说我们不通情理。”
 
  李女士说,她所在的内分泌科有很多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和精神内科的一些病人与其他病人并不一样,就算病人躺在床上动不了了,还是得持续用药,所以才需要家属代替本人开药。”她说,为了坚持政策,同事们都没有“睁一眼闭一眼”,但是自己作为医务工作者,也不知道这个矛盾该怎么协调,希望国家能够出台政策,解决这一部分人的困难。
 
  重病老人

  足难出户面临用药难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代开药被禁后,依靠子女代拿药的老人们着了急,他们的病情或体力根本不允许亲自取药,对此,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医保中心的相应政策是,对于不能亲自拿药的人目前只能让其在社区就医或建立家庭病床。
 
  “父母都卧病在家,根本下不了楼,我每个月都得去三甲医院取药,现在该怎么办呀?”读者郑先生的父母都是重病缠身,在家长期由保姆照顾,自己代父母奔走于各个医院,现在不能代开药了,急坏了一家人,“我现在想孝顺我父母都没办法,干着急。”
 
  社区医院开不出老人需要的限级药
 
  有的老人其实早就在“开发”附近的社区医院,但是他们发现到社区医院开药并不现实,一方面,病症主要集中在心脑血管疾病等需要长期服药的老年人所需的药品属于限级药,社区医院无法提供,另外,对于有些在郊区养老的老人来说,附近社区医院缺乏,或者新兴社区的医疗条件不能满足需求,达不到就近就医方便百姓的效果。
 
  急诊没“蓝本”报销费周折
 
  医保实名制出台伊始,针对急诊没带“蓝本”,相关部门曾规定,急诊无医保手册不予报销。很多读者反映,一些突发病情或交通事故是不可预知的,根本不可能随时把“蓝本”带在身上。随后政策调整为,急诊未带“蓝本”可手工报销。即参保人员急诊如确因情况紧急未带手册的,定点医疗机构应按有关规定为其提供急诊处方、加盖急诊章的收据、急诊诊断证明等相关资料,由参保人员手工申报医疗费用。
 
  一些市民表示,这无形中又给参保者带来了不便和负担,增加了报销的环节和手续。
 
  “蓝本”大过户口簿随身携带不现实
 
  一些老年人反映,“蓝本”的个头儿太大,跟户口簿似的,经常跑医院放在包里占地方很不方便。而且手册是纸制品,长期使用还容易磨损,到时候补办又是麻烦事。
 
  “我们上了年纪,出门在外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犯什么病,实名制以后看来应该随时把医保本带在身上才方便。”一位老人说,“平时去医院带着本已经非常占地方了,要是平常出门都带着就更有困难了。”
 
  市民献言献策急盼化解问题

  面对医保实名制之后带来的一系列变化,热心市民向北京市政府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提出建议,希望“禁止代开药”的政策能够更加人性化。
 
  ■入户调查认定病情代开药也无不可

  冯女士认为,既然实名制是为了避免“一人参保全家看病”的骗保现象,政府应该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有很多特殊情况应该被考虑进来,在严格执行政策的前提下也应该有“特事特办”的灵活度,比如让社区医护人员和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一起入户调查,为患者开具行动不便的证明,由相关部门认可后作为亲属代开药的凭证。
 
  ■社区医院增实力就近看病更可行
 
  刘先生认为,为了让更多的参保人员到社区医院看病,相关部门应该首先在社区医院投入更强的医护力量,逐步把限制级药品的权利交给社区医院,这样才有可能让患慢性病的病人得到身边社区医院的照顾。还可借鉴外国经验,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恢复和护理的重心向社区医院转移。
 
  ■“蓝本”变成医保卡随身携带更方便
 
  市民刘先生建议,医保手册可以效仿银行的做法,同一个户头可以有存折和银行卡,两样都可以存钱取钱,十分方便。希望医保手册也能配套一个卡片,放在钱包里就可以随身携带,这样,经常跑医院的老人看病也更加方便了。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78岁老人挥毫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
  • 2016/7/21 13:16:09
  • 老人心中的好儿子
  • 2016/7/21 12:55:56
  • 秦皇岛海港区东方明珠城第二社区免费为老人发放黄手环
  • 2016/7/18 12:46:35
  • 承德平泉县为经济困难老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
  • 2016/7/18 12:43:19
  • 民政部: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占比逾16%
  • 2016/7/18 12:34:4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