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充满活力 积极养老
        正文浏览次数:893
  2014/12/11 0:12:5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央视记者白岩松看日本老龄化

  编者按:今年我国的“两会”提到老年人问题,目前我国超过60岁的人口已经占到了总人口的11%,达到了1.44亿。日本是有名的长寿之乡,是世界上老龄现象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显然,无论对于日本还是中国,老龄化的挑战都是一个严峻的话题。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近日推出“岩松看日本老龄化”专题节目,对我国应对银发浪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白发人不服老
 
  走在日本的街头,老年人的痕迹随处可见,显然日本是一个老龄化非常明显的国家,超过65岁的人在日本的总人口当中比例已经超过了20%,也就是说5个人当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我们来到有长寿之都美誉的东京,试图探寻这里老人们的生活轨迹。尽管此前我们对日本老人的“不服老”早有耳闻,但是走进活力四射的东京街头,看到这些依然忙碌在城市之间的银发一族,还是让我们感到有些意外。在我们看来,年过六旬就可以颐养天年了,这些老人不仅没有回家安享晚年,反而在退休之后又重返职场继续打拼。退休后重新择业的现象在日本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在东京繁华商业圈的一栋写字楼里,我们见到了细川恒先生,他曾经担任日本经济产业省的审议官,这在日本政府部门是个很高的职位,56岁那年细川恒届满退休,两年之后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选择了重新创业。

  白岩松:您是从一个很高的位置上退下来的,那干嘛不选择过悠闲的日子,反而开始创业?
 
  格林安株式会社首席执行官细川恒:在日本,一般在50岁就要离开政府机关了,而这个时候人们还很年轻,很有活力。我当时也觉得自己很年轻。   白岩松:退休之后再创业和自己年轻的时候创业,您觉得有什么样的不同吗?
 
  细川恒:这些人在社会上都有信誉,并且都有很好的人际网络关系,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细川先生的公司现有的10名员工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像他这样退休之后又重新择业的。实际上,日本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建立了较完善的全民社会福利制度,目前退休人员的生活、医疗等费用都有足够的保障,而且年岁越大,保障越多,应该说日本老人对退休后的生活不会有太多后顾之忧。而他们继续工作的动机和目的也跟年轻的时候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从当初的政府官员到如今的企业经营者,细川先生的身份、工作性质、活动领域,甚至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如今,细川先生的公司运转得不错,已经年过六旬的他一周工作6个半天,生活节奏安排得张弛有序。他说,自己正在品尝一种新的人生,其中的收获别人可能看得到,但最珍贵的那部分唯独自己才能体会。
 
  退休不是秋天的开始,而是春天的再一次到来。退休意味着第二人生的开始,这是当前日本老人的普遍认识。

政府资助职介中心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最新统计,2005年日本女性的平均寿命超过了85岁,连续20多年蝉联世界首位,男性寿命也超过了78岁,仅次于冰岛,位居全球第二。在日本,百岁以上的老人每年以2000人的数量递增,截至2004年已经达到了23000人。而日本国民大部分都是60岁左右退休,在这个长寿的国度里,他们接下来的时光显然还很长很长。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如何打发漫长的退休生涯成了许多老人都要提前思考的问题。
 
  日本高龄介护研究会主席、著名律师、老人福利事业志愿工作者堀田力认为,目前日本老人退休后面临的最大困惑是生活目标的缺失,关爱老人就应该从他们的实际需求出发,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
 
  在日本千叶县有一个银色人才中心,也就是专为退休之后的老人找工作的地方。银色人才中心是全国连锁性质的老人职介中心,日本的政府部门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
 
  白岩松:到这里来寻找工作的老人在哪个年龄阶段的最多?
 
  银色人才中心事务局长铃木茂晴:一般都是65到70岁之间的人。登记求职的老人通常都有自己非常明确的工作意愿,工作人员会尽可能地按照老人们的要求为他们安排合适的工作,当然这一切都是免费的。
 
  白岩松:他们一般希望找到什么样的工作?
 
  铃木茂晴:大概有三种,一种是想要发挥自己以往的特长、以往的工作经验来找工作;再有一种就是想利用以前自己的爱好,把这种爱好转为经济收入;第三种就是为了自己的健康,想要活动活动,来找一些体力劳动。职介中心为老人们提供的也大多是如停车场整理、公园清扫、垃圾分选、园木修剪等一些单纯的轻体力劳动。
 
  白岩松:我很想知道,这些企业为什么会把这样的工作岗位提供给老人,是因为老人愿意拿的薪水比其他年轻人要低呢,还是政府有一定的要求或者是什么?
 
  铃木茂晴:首先第一原因就是我们这儿提供的大都是公共性工作,所以它的工资比较低,另外老人比较有信用,工作又细心。
 
  铃木先生说,那些短期或者临时的工作更适合老年人作为生活中的一种调剂,尽管总的收入不高,大部分老人都不太介意。对于一些公益事业,很多老人还常常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当然,如果能够把工作和自己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同时还能增加点收入,就成了一件更加愉快的事情。
 
  在一个普通的居民小院里,记者找到了65岁的小溪先生,他正站在梯子上为雇主家的庭院修剪花木,这是他退休后选择的第二人生的工作。

  小溪先生退休前一直是日本航空公司的一名职员,因为兴趣所至,离退休还有5年,他就决定了今后要从事现在这个新职业,为此,他在退休的头一年还特意到专业的职业学校学习了一年的花木裁剪技术,并通过老人职介中心很快找到了工作。在日本,每年初春时节,家家户户都会修整自家庭院的花木,此时,小溪先生就会如约而至,4个春天过去了,很多的老雇主同时也成了他的好朋友。
 
  白岩松:收入还满意吗?
 
  小溪:我现在每个月可以拿到年金、养老金,基本生活是靠养老金来维持的。现在我做这个工作,主要是挣自己的零花钱,但是努力工作能够换来愉快的心情是最重要的。

养老院体贴入微

  其实即使在日本,退休之后再创业,再就业这样的老人所占的比例也并不是特别高,仅仅超过2%而已,更多的老人要跟家庭、社会去完成自己整个养老的过程。在横滨有一家名为Your happy life,可以翻译成“你的快乐生活”的养老院。这个养老院很特别,在一边的公寓楼住着生活还能自理的老人,当他们有一天生活不能自理,或者岁数变得更大的时候,就转移到另一边服务设施更加周全的养老院。
 
  细致入微的设计是这家养老院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像老人们经常用到的扶手、触摸式呼叫铃等辅助设施就非常密集地分布在老人们可能活动的每个区域。目前养老院里入住了115位老人,平均年龄86岁,这些耄耋老人在这里共同组成了一个新的大家庭。养老院的专业护理人员是按照1:1.5的比例分配的,因此每一位老人们有什么喜好,又有什么新的需要都被工作人员记在心上。
 
  在日本,大部分养老院都跟这里一样有很好的设施和服务,尽管收取的费用不是个小数目,但每位老人在退休时都有一笔不菲的养老金,如果再有一点积蓄,一般的老人都还负担得起。但据我们了解,真正到养老院里来的还是微乎其微,更多的日本老人还是选择了在家里安享晚年。
 
  白岩松:我不知道日本怎么去解决家庭养老和福利院养老之间的关系,还是中间有另外的一条道第三条路线在走?
 
  日本高龄介护研究会主席堀田力:现在我们有两种照顾老人的方式,一种就是七八个老人好像是在一个家庭的一个气氛当中共同生活。还有一种就是老人在家里住,但是白天,家里人工作的时间之内,他们有一个聚会的地方,老人都在那里,说话、喝茶,也有玩儿什么的,也可以吃饭,提供这么一个场所,这样家里白天负担也不大,晚上他们又可以回来。

全社会关注老龄问题

  在日本,老人问题已经变得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为了给老人们解闷儿,日本人想出了很多办法。日本一家工厂生产出了一种专门照顾老人的机器人,他能够帮助老人们活动,行进的速度也可按照老人们的需要设定。但是老人最需要的情感交流,这个冷冰冰的机器人却做不到。对此日本一家玩具商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发明了可以和人对话的玩具娃娃。老人用手碰碰他们,或者说一句话,他们可以有上百种不同的回答。
 
  面对“空巢老人”的问题,日本东京水道局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就是每天用电子邮件向儿女的手机上发送独居老人的用水信息,晚辈通过用水情况,可以第一时间了解独居老人是否健康安全。目前日本全国的居民都能通过手机或电子邮件,了解居住在东京的老人的用水数据,减轻了年轻人不少的后顾之忧。
 
  其实,面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越来越严重的财政负担,日本政府也在考虑是否要降低一些福利标准,如推迟养老金发放年份,减少医疗保险比例等,但是无论怎样,永远不能减少的是对老人无限的关爱。
 
  在采访之中,我们见到老年人身影的频率越来越高。人类正在变得更加健康也更加长寿,因此老龄化的问题是各个国家都会面对的问题,今天日本在面对老龄化问题的时候,他们做得不错的地方,做得还有一些困难的地方,都是我们今天和明天的镜子。 (据央视报道)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奖代补
  • 2016/8/1 16:09:25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8 16:57:29
  •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 2016/7/26 16:13:47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6 16:12:08
  • 应对超老龄化社会,别等到“当你老了”
  • 2016/7/25 16:06:0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