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养老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同时关于养老金的讨论也越来越热烈。
众所周知,养老金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在我国老年人数量的不断增加,老龄化社会日益逼近的时候,养老金如何保值增值开始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养老金如何保值增值?
据媒体报道,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不同组成部分有着不同的投资渠道。那么,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的情况如何?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日前,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社科智讯专家郑秉文在2012年养老保障国际学术论坛上表示,以银行存款为主的投资体制下,从2001年到2011年间的十余年间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缩水”近6000亿元。
郑秉文介绍说,从世界范围看,养老保险基金要么是购买国债,要么是采用市场化投资运作,存银行的只有中国独此一家。在以银行存款为主的投资体制下,中国养老保险基金获得的年均收益率不到2%,但过去11年间,中国年均通货膨胀率却高达2 .47%。以此推算,养老保险基金的损失约6000亿元。
郑秉文还认为,投资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必然选择。
郑秉文认为,投资体制的改革迫在眉睫,要想通过投资体制改革达到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的愿望,还应该提高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打破地方割据,以便使投资体制改革内生化。
郑秉文建议,成立全国独立法人机构,负责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模式。“在目前的制度结构下,提高统筹层次是非常必要的,即使不提高统筹层次,投资体制改革也势在必行”。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