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涉老时政
中美老龄问题研究中心成立
        正文浏览次数:939
  2014/12/10 23:24:1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人民网上海4月13日电 (包蹇 康皎)老龄问题既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发展问题,又是一个体现不同人文历史积淀的文化问题,近年来,对该问题的关注吸引了中美各位专家学者,也促使两国就老龄问题开展合作,13日下午2点,由美国约翰·马歇尔法学院和华东政法大学合作的中美老龄问题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促进中美老龄问题合作登上新台阶。 

  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杜志淳与美国约翰.马歇尔法学院院长John.E.Corkery为研究中心揭牌。李汪引兰女士与多明尼加大学名誉院长李志钟先生为中心捐款。作为国内第一个设立老年人法庭的上海市静安区法院成为中心的第一个实践基地,华东政法大学杜志淳书记与静安区法院王浩副院长为基地揭牌。 

  揭牌仪式后,来自上海市不同研究机构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与来自国家民政部、上海市人大法工委、市社科联、市民政局、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市法学会、上海市静安区法院、康复医学会、上海老年报社的各位领导,以及美国芝加哥约翰马歇尔法学院老年研究中心的学者聚在一起,从各自的领域和专业视角对老龄问题展开研讨。其中,马歇尔法学院老年问题研究中心的Barry Kozak 教授从自己的研究出发,向大家介绍了美国老龄问题的状况以及处理老龄问题的方法,市老年人法律服务中心吴幼敏主任则从中国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立法与实践角度阐述中国老龄问题,静安区法院王浩副院长就目前老年人法律热点、难点问题做了专题报告,引起了参会者的热烈讨论。 

  据悉,该中心是在美籍华裔法学教育家、前美国约翰.法学院副院长、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李汪引兰女士的积极推动下,华东政法大学与美国约翰.马歇尔法学院互相推动而成立。中心成立后,中美双方将建立定期学术信息交流机制,为各自的老年问题的政策与立法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也为两国法律文化的交流创造契机。  
  

  责任编辑:戈丽娜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应对超老龄化社会,别等到“当你老了”
  • 2016/7/25 16:06:04
  • 养老院炒床,别让我们被“炒”一生
  • 2016/7/21 13:09:27
  • 老人心中的好儿子
  • 2016/7/21 12:55:56
  • 唐山六项举措积极推进老龄工作
  • 2016/7/18 12:48:25
  • 七成上海人选择居家养老
  • 2016/7/18 12:41:0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