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老龄工作
莱阳:78岁慈善义工赵瑞基和老退伍军人张述合荣鹰“梨乡好人”桂
        正文浏览次数:1165
  2014/12/10 23:21:40    来源:莱阳市民政局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2014年1月22日晚上,莱阳市工人文化宫灯火通明,锣鼓喧天,歌声阵阵。由莱阳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举办的“好歌大家唱春节汇演暨‘梨乡好人’颁奖典礼”在这里隆重举行。来自该市各镇街分管宣传工作的党委委员,开发区、丁字湾度假区分管负责人,市直各部门、垂直管理部门、省烟驻莱各单位分管负责人,以及群众代表800余人参加了颁奖活动,莱阳市委副书记慕欣、市人大常委副主任杨凤卿、市政府副市长邹常厚、市政协副主席孔令军等市级领导为在2013年度涌现出来的78岁莱阳慈善义工尚德服务队队长赵瑞基、老退伍军人张述合,以及敬孝爱老典型李秀青、鲁少青等10名“梨乡好人”颁发了证书。

  据了解,此次莱阳市委市政府表彰的2013年度“梨乡好人”中,助人为乐典型78岁的赵瑞基,是该市公安局退休民警,莱阳慈善义工尚德服务队队长。2012年,赵瑞基发动所在的老年大学摄影班50余名学员组成莱阳慈善义工尚德服务队,积极开展敬老助老慈善服务活动。一年来,赵瑞基和其他慈善义工们,先后走进姜疃、柏林庄、吕格庄等镇街敬老院、金安达、康佳、康泰等老年公寓,给老人们带去了衣物和慰问品,为他们表演文艺节目、打扫卫生,并发挥个人特长,为老人们拍摄和装裱晚年幸福生活照。截止目前,赵瑞基和慈善义工们已累计为孤寡老人免费拍摄幸福生活照400幅、捐赠衣物300余件、捐赠图书杂志1000余册,建立了“金安达摄影基地”和“康佳老年摄影基地”,组建了“老年志愿者爱心书屋”,以实际行动关爱老人,既弘扬了尊老敬老的文明风尚,也为老年志愿者搭建起老有所为的舞台。赵瑞基和慈善义工服务队的先进事迹先后被市内外多家媒体宣传报道。赵瑞基和其他14名老同志被评为全市优秀老年志愿者。赵瑞基个人还积极参加其它社会公益活动,被全市20余处中小学聘为校外辅导员、“五老”监督员。他先后向汶川、玉树等灾区捐款5000余元、衣物(被)200余件。

  敬业奉献典型老退伍军人张述合,退伍返乡后,他一颗丹心守英灵,无怨无悔二十载,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最美烈士守陵人的动人篇章。1993年,张述合到烈士陵园工作,虽然单调辛苦,但他暗下决心,要维护管理好陵园,让烈士们安息,也让烈士亲属们放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了方便工作,他苦口婆心地说服了妻儿,一家三口搬到陵园园区居住,常年与烈士为伴。陵园占地3.2万平方米,园内安葬着2728名烈士。这么大的陵园,这么多烈士墓全靠张述合维护管理,辛苦可想而知。刚开始陵园卫生脏乱差,每天天不亮张述合就拿着工具清扫整理。春冬季容易发生火灾,他不间断地到陵园内外巡查,杜绝火灾隐患。为了美化陵园环境,他先后种植树木8000多株,种植花草1万余棵,铺设草坪30多处。多年来,他把这里当成了家,杂草生了,他总是一遍又一遍地清理;苗木长乱了,他会细心修剪;墓碑脏了,他也及时擦拭干净。在他的辛勤努力下,如今陵园内外环境焕然一新。为切实增强烈士陵园的教育功能,张述合还四处奔走,多方筹资,不断加强陵园软硬件建设。他先后争取资金360余万元,修建翻新了烈士悼念厅及办公场所,整修了烈士墓区、陵园路,建成了烈士纪念碑、假山、纪念台等新景点,铺设了一处大型广场,对散葬在全市的220名烈士集中迁葬,对陵园大门及围墙进行整修改造……为适应新时期陵园管理工作,张述合还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他花费大量休息时间,刻苦研读了《莱阳市革命烈士英名录》、《民政志》等大量资料,对每一名烈士的生平经历,及生前所在部队、参加战役等基本情况都熟记于胸。多年来,他接待过无数位烈士亲属来陵园寻亲,只要有一点儿线索,他都多方查证,凭着过硬的专业知识,他先后帮22名烈士亲属圆了寻亲梦。为了使烈士陵园真正成为集休闲、游览、教育于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张述合突出青少年这一重点人群,积极主动联系中小学校,利用清明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努力使先烈精神发扬光大、红色江山代代传承,烈士陵园也成为全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多年累计接待青少年及各界群众100余万人次。

  孝老爱亲典型李秀青,结婚20多年来,在悉心伺候患病公公、痴呆婆婆的同时,还主动照顾姑姐及其养女,用孝道和爱心撑起了这个多难之家。李秀青的公公患肺心症十多年,婆婆患有老年痴呆和类风湿关节炎,生活都不能自理。多年来,她不分严寒酷暑,上班之余每天坚持将公婆衣物清洗干净,帮公公翻身推拿,生活上更是照顾得细致入微,生怕有一点儿闪失。公公有时晚上喘得厉害,她就成夜陪着老人,给他输氧、按摩。婆婆经常一出家门就找不到回来的路,为此,李秀清不管多忙多累,都要第一时间四处寻找婆婆,直到找到为止。每当公婆病重住院,李秀青更是一天到晚连轴转,即便如此,她也毫无怨言。2009年10月,李秀青的姑姐因其丈夫车祸身亡受到刺激而精神失常,与两岁半的养女相依为命。看着母女俩可怜,李秀青又将她们接到家中悉心照顾。2012年8月,李秀青的丈夫又突发脑溢血住院,昏迷了20多天,虽经全力抢救,还是留下了后遗症,一面身体不能动弹,工作也没法干了,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李秀清一个人肩上。面对众多的不幸,李秀青并没有怨天尤人,她每天奔波于单位、家庭、医院之间,用坚强毅力和细致入微的呵护鼓起了一家人生活的希望。

  2013年度“梨乡好人”中,还有见义勇为典型王树涛、董春杰,诚实守信典型王云利,争先创优典型王星魁,干事创业典型董仁菊,自强自立典型刘晓琳。他们的感人事迹赢得了阵阵喝彩,现场高潮迭起、气氛热烈,自始至终洋溢着浓郁的团结、奋进,传递正能量的气息。

  一段段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舞蹈,一首首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歌曲,抒发了梨乡人民对党、对国家、对民族的拳拳之情,展现出奋发有为、昂扬向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和昂扬激情。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78岁老人挥毫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
  • 2016/7/21 13:16:09
  • 78岁老人晕倒路边 六名高中生积极相救不留名
  • 2015/5/7 10:13:42
  • 秦皇岛市78岁大妈手工做鞋 两年半送出100多双
  • 2015/2/24 10:32:58
  • 85岁老妈妈照顾高位截瘫儿子39年
  • 2015/1/21 15:05:43
  • 78岁老人帮80岁夫妇买粮买菜买药
  • 2014/12/13 12:03:43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